1、单选题  亚洲水稻种植的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
1.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
B.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
C.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较为完备
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
E.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F.交通便利,利于产品集散
G.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H.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集聚。
1.该镇服装产业对海外名牌服装进行来样、来料、来设备加工,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包括本地和国内,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但生产服务(全方位)与社会服务(全方位)较为完备。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2.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其他选项排除法即可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4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E.建设用地减少
F.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G.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H.未利用土地增加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及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1)由图1中信息判断,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在2003年后小于1.24亿公顷,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可能相同,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应选C。
(2)由图2可以判断,面积增加的有园地、林地(增加量最大)、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小的有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2.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2.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D.甲——城郊乳畜业
E.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F.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G.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H.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1.根据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判断甲表示水稻种植业;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少,判断为混合农业;丙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少,故判断为大牧场放牧业;故选B项。
2.符合甲地区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的只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加工后出口成衣。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三分之一。回答1—2题。 
1、决定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 
B、市场 
C、生产技术 
D、劳动力 
2、据资料,我国这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 ]
A、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 
B、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C、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D、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