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4 23:04:5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当前技术条件下,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水,海洋水;? B?湖泊水,地下水; C?河流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前技术条件下,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4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甲河流R地河谷剖面示意图和P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第6、7题。
 小题1:图示区域? A.Q湖位于外流区 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 C.R地河流东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D.P湖底的坡度南部大于北部
| 小题2:乙河流域? A.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B.P湖最小湖面a出现于一月 C.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小题1:图示河流流向从高处向低处,故判断R河流注入Q湖泊,该湖泊为内流湖,A错误。结合图示R河流向东岸冲刷,故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则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为寒流影响,B错误。根据河谷东西向剖面图判断东岸受侵蚀严重,河岸陡,C正确。图示P湖泊,北岸等深线密集,判断坡度较南岸大,D错误。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则该地区的纬度为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该地区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典型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而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湖泊水位最小时,为当地的夏季,故南半球夏季为1月,B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侵蚀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区域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难度较难。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说出A、B两地太平洋沿岸降水量分布的异同点,指出影响二者差异的主要因素。(7分) (2)说出A、B两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共同点及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从沿海向陆地递增。 不同点:A地沿海年降水量大,主要在1200mm-1600mm之间,递增慢;B地沿海年降水量少,主要在lOOOmm以下,递增快。 原因:A地沿海——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和山脉迎风坡影响,水汽充沛。 B地沿海——受副高和东南信风影响,且位于山脉背风坡,干燥少雨;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加剧干旱。 (2)共同点:集中于沿海地带 原因:沿海地带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本题解析: (1)左图为我国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东临太平洋,右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该地西临太平洋,从图中降水等值线可以看出,两地降水量均从沿海向陆地递增。我国福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在地形抬升作用下,降雨量多且空间变化小,而南美洲西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东南信风带影响,位于山地背风坡,加之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该地降水少,降水空间变化大。 (2)两地人口和城市均具有集中分布与沿海地带的特征,因为沿海地带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吸引力较大,因此使得人口在此集聚,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下列水循环的组成环节中,目前人类能施加一定影响且效果显著的是 A 降水? B 地表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人类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德国气象家魏格纳由甲、乙两大洲之间的海岸线相互对应,尤其是甲大洲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乙大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海湾非常吻合,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试分析纳米贝、维多利亚两城市的气温异同。(6分) (2)对比图中①②附近海域渔业资源数量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 (3)若想找更多论据证明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你认为可从哪些方面人手?(4分)
参考答案: (1)两城市纬度均较低,气温均较高;两城市都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两城市气温年较差均较小;均为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15 ℃;维多利亚沿岸有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而纳米贝沿岸有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因此,纳米贝1月、7月气温均较维多利亚低。(6分) (2)差异: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数量多于②附近海域。(2分)原因:①附近海域盛行沿岸上升流,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2分) (3)两岸的地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