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地形 D.洋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BD
【小题2】BC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只有掌握等值线的基本原理方可解决本题。7月太原气温在20℃-24℃之间,而石家庄在24℃-28℃之间,因此太原与石家庄的温差在0-8℃之间,因此最大温差小于8℃。①处外围24℃等温线为闭合的曲线,其在24℃与28℃两等温线之间,根据等值线“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原则,①处应低于24℃。据图可知北京和郑州的年均降水量都在600-800mm之间,但北京纬度偏高,年均降水量应小于郑州。据图中可知,太原的降水量在400-600mm之间,而石家庄外围600mm等降水量线为闭合的曲线,其在600-800mm等降水量线之间,根据等值线“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原则,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应低于在600 mm等降水量线,即在400-600mm之间,与太原一致。
【小题2】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等。由于②处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侧的山东丘陵上,夏季风从海上带来湿润水汽,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而冬季,②处就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②处地处华北地区的大陆东岸,但大陆性较强,受日本暖流影响小。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气候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压状况看,①地为 中心,③地为 中心。
(2)图中②地吹 风。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其原因是 。
(4)预报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
参考答案:
(1)高气压 低气压
(2)西北(偏北)
(3)低温晴朗 冷锋过境后,高压脊控制
(4)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雨雪、降温天气(每空2分,共计12分)
本题解析:
(1)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①地中心为高压,为高压中心,③地中心为低压,为低压中心。
(2)本题考查风向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最终吹西北风。
(3)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④地受高压脊控制,冷锋过境后,高压脊线附近,冷锋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较低。
(4)本题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⑤地此刻受暖气团控制,将要受冷锋影响,所以天气将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点评:冷、暖锋面与天气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与天气
图形

符号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据“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每空一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力的名称:a: ___? _______c: ___? ______ ?d: __? ________。据图判断该风向位于??半球
(2)若无c、d ,只受到a力作用,风向将与等压线________;其方向总是由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
(3)若无d,只受a、c影响,风向最终将与等压线__________。
(4)在近地面大气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北(2)垂直?高压?低压?赤道高空(3) 平行 (4)斜交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机理。第(1)题,近地面大气运动一般都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源动力,它总是与等压线垂直,并从高压(1005百帕)指向低压(1000百帕)即图中a;地转偏向始终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但在一条直线上。故c代表的地转偏向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之下,风向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不可能超过900,由此可以肯定b代表的风向,d代表的是摩擦力。从图上不难看出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而言,是向右发生了偏转,由此可以判定该地地处北半球。第(2)题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源动力,若无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a的作用,风向将始终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大气的水平运动不受摩擦力的情况一般是发生在高空,不受地转偏向力的情况,只能发生在赤道地区,若要同时不受这两个力的作用,则只能在赤道的上空。第(3)题,若大气的水平运动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a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力,没有摩擦力,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第(4)题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般都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最终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点评:本题的关键考生熟悉在受到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特点及各个力在风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题目带有较强的物理性质,难度对高一的考生来说比较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人地关系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