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据图可知,当北京时间是13时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所以当地的经度和北京时间的经度120°E?相差15°,因当地时间晚于北京时间,所以应在120°E的西侧,应为105°E。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依据北京时间计算当地地方时,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判断当地地方时是12点时,北京时间是多少。
小题2:试题分析:此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所以对比四个墙面,北墙获得太阳辐射应最小,对比四条曲线,应是④墙。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建筑物的四个墙面所太阳辐射的多少,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北半球低纬度四个墙面的太阳辐射情况。
小题3:试题分析:读图可知,此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且北墙也能得到太阳的照射,所以此时太阳一定直射北半球,对比四个选项,只有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太阳辐射考查太阳的直射点,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北墙得到太阳照射时,太阳所直射的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面对河流流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则图示①③④河岸均为泥沙淤积一侧,只有②河岸,受流水冲刷严重。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注意面对河流流向并结合图示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成功。据此完成题。
小题1:“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图中的
A.ab 段
B.bc 段
C.cd 段
D.da 段
小题2:当地球从a公转到c期间,我校窗朝南开的教室中,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将
A.越来越大
B.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C.越来越小
D.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小题3:交会对接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广州昼短夜长
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悉尼(东十区)的区时为 7 时 36 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可判断如下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向北
a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向南
b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向南
c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向北
d
小题1:11 月 3 日 刚好在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即在cd之间,故选C。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越小。由a到c,即从春分到秋分,此地太阳正午高度角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故选D。
小题3:11 月 3 日太阳直射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越快,此时广州昼短夜长,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C选项是错的, 东八区为1 时 36 分,东十区为 3 时 36 分,故D是错的
点评:此题难度一般,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以理解运用为主。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各节气的特点
?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全球昼夜等长
出现极昼范围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10昼夜的航行,于当地时间2009年1月6日凌晨抵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图4“中国海军远征示意图”,完成14~15题。
小题1:某随军记者每天拍摄海上日出,照片上显示的时间
A.越来越早
B.先越来越早,然后越来越晚
C.越来越晚
D.先越来越晚,然后越来越早
小题2:舰艇编队航行至马六甲海峡时赶上阵雨,该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
B.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C.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护航编队先往南航线,白昼时间越来越长,则日出时间越来越早,后向西航线,白昼时间基本不变,但是日出的北京时间变迟,所以越来越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对流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