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0° B.5°N C.20°N D.23°26′N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根据太阳高度变化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120°W位于正午,地方时为12:00,60°W位于0:00,则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4:0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该地太阳高度的变化,该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0°,北极点太阳高度为2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该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该地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40°,甲乙两地塌秧高度相同,但是经度不同,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相当于相差40°太阳高度的距离,约为4440km。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问题。
小题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小题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小题3: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判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给信息进行图形转化。要将所给图形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侧视图。M点实质上是指晨昏线在北半球与某一纬线圈相切的最低纬度。
小题1:若南极附近是极昼,则北极附近是极夜,M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因P与M经度相差45°,则地方时相差3小时,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5点;
小题2:若此时为7月,则北极圈附近出现极昼,M点所在纬线应在66?34?N—90?N,而且应接近66?34?N,因此M点的纬度数可能是75?N。
小题3:若Q地的经度为0?,则M点的经度为45?E,此时北京(116 ?E)处于日出,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夏季)。就四个选项: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易发生森林火险,其等级最高,符合题意;长江下游枫叶正红指秋节;长城沿线桃红柳绿指春季;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的季节应是冬季。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据上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小题2:上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度数与当地纬度一致,依据图中北极星的视角较低,可推知该摄影师拍摄地点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
小题2: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 °,用时约24小时,即15°/1小时。a恒星视运动转过角度约50°,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