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4 23:51:07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22分)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材料二:2012年5月14日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图。根据该地的风向,为治理沙漠你认为树应该种在(   )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示沙丘地貌,风是由缓坡吹向陡坡;树要种在背风坡,即南坡,可阻挡沙丘前行。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风力作用与沙丘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图中的地质构造A为    斜,B为    斜。 (2)甲乙两处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                 。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处;若开采优质的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    ,水旱灾害加剧,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题) 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参考答案: (1)背 向  (2)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 (3)① ② ② ③ (4)A (5)增加 滑坡 泥石流 (6)ABD  
	本题解析: (1)从AB两处的地质构造可以看出,A的岩石层是向上凸起,所以是背斜结构;B的岩石层是向下凹,所以是向斜结构。 (2)甲、乙两处是位于向斜的边缘,由于其地质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周围的易侵蚀,使甲、乙两处形成了两座山。 (3)从图上可以看出,①和②两处的岩石属于由其他岩石风化、沉积或侵蚀等作用形成的沉积岩;①和②中,②处在向斜结构,地质结构坚硬,不易受到侵蚀,而①处地质结构较脆弱,易受侵蚀,所以找坚硬的石材要选择在②处;要找花岗岩,要到③处,花岗岩属火成岩,由地下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却结晶,以及花岗质的变质岩等形成,只有③处属于火成岩。 (4)背斜是良好的储油结构,向斜是良好的储水结构,所以要寻找油气一般就到背斜处找。 (5)A处是背斜,地质结构不结实,易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蚀,如果任意在A处采伐林木,必然造成水土流失的增加,还会造成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加上黄土高原地区降水不均匀,集中在7、8两个月,而且多暴雨,易受雨水的侵蚀,所以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结构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沙丘是流水的堆积地貌。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前提是明确风积地貌与流水地貌的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地质构造为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____(甲、乙、丙、丁)处。 (3)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 ________。目前人类改造最多的环节是           。 (4)形成乙处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___。 (5)图2为图1中某一地区的地貌景观,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A、B两地中的_____地。 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参考答案:(1)山岭    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遭受侵蚀(2分)  (2) 丁      (3)水汽输送 ③ (4)流水侵蚀    (5)A  风力侵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水循环。(1)图示甲处的地形中高周低,为山岭;其地质构造:岩层中间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向斜成山的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2)背斜储油,向斜储水。(3)图示水循环环节中,②环节表示海洋水汽向陆地输送的水汽输送环节。目前,人类活动影响最多的为地表径流环节,故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4)图示乙处为背斜,形成谷地,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5)图2为风蚀蘑菇,广泛分布于干旱地区,故判断为A内陆地区,为风力侵蚀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