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5 00:00:22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形成非洲炎热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空白部分表示风带,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 小题2:图中字母a所示地区在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 A.低温少雨 B.高温多雨 C.低温多雨 D.高温少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方向向左偏,为南半球;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空白部分表示风带,可以判断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正确答案选A。 小题2: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特征是高温少雨。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1-9所示。
 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动规律如图1-10所示。 3.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降水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年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地中海气候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冬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 夏雨型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南部为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 材料二 巴西地形及城市分布图。
 (1)试分析巴西城市的分布特点与地形、气候的关系。(6分) (2)对比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6分)
参考答案: (1)北部平原,气候湿热,城市较少;(2分) 南部高原,气候凉爽,城市相对较多;(2分) 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2分)(答案要点要体现城市分布于地形或气候的关系,否则不得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小于乙地; 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乙地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甲地年降水总量大于乙地; 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幅度大,乙地各月降水量较为均匀。(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本题解析: (1)巴西北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宜人居,城市较少;巴西南部巴西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地势相对平坦,城市相对较多;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湿润,利于交通和城市发展。 (2)甲地处巴西高原内部,海拔高,年平均气温小于乙地;深居内陆,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乙地处东南沿海,受海洋影响大,乙地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甲地热带草原气候,乙地纬度较高,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幅度大,年降水总量大于乙地;乙地气候的海洋性强各月降水量较为均匀。 考点:主要考查巴西的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热力环流 B.大气环流 C.锋面 D.气旋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A正确。
考点: 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分)

(1)①自然带名称为 ,受常年控制该地区的气压带影响,盛行 气流。自然带①②③④的更替体现了 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2)A半岛属于 板块,图中B海为红海,其面积将会扩大,请简述原因。(2分)
(3)图示季节,A半岛盛行 风,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热带雨林带 上升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热量(4分)
(2)印度洋 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2分)
(3)西南季 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①自然带名称为热带雨林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自然带①②③④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2)根据海陆轮廓,A半岛是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图中B海为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向两侧张裂开,所以面积会扩大。
(3)图示洋流是季风洋流,根据洋流流向,受西南风影响形成。所以图示季节,A半岛盛行西南季。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
考点: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及成因,板块构造理论,季风洋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