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2019-06-25 00:13:14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沉积岩的两个突出特征是 ①具有层理构造 ②具有流纹构造 ③常含有化石 ④具有团状构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受外力风化、侵蚀、搬运而来的沉积物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沉积下来,经历漫长的历史地质演变而形成,故一层一层的沉积形成层理结构,且沉积过程中可能掺入了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而逐渐形成了化石。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成因和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掌握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知识性试题,学生也应以理解为基础则可以方便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自然界的两种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火山喷发能加剧地球升温,有人说火山喷发会使地球降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并简述理由。 (2)图中①②各表示哪种地质作用?请各举一例说明其对地貌的影响。 (3)人类活动能加快图中所示的两种物质循环过程,各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1)同意“升温”观点。理由:火山喷发能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增强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升温。 同意“降温”观点。理由: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能在平流层滞留很长时间,可增强大气的“阳伞效应”,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球降温。 (2)①是沉积作用,泥沙在人海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或者风力沉积形成沙丘等);②是侵蚀(溶蚀)作用,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举例只要符合地质作用过程即可)。 (3)破坏植被,增加地表径流(只要答出加快水循环的某一环节即可,如人工增雨、增加灌溉面积等),加快了水循环;采掘消耗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或者采挖石灰石、烧制石灰等),加快了碳循环。
本题解析:读图可知,火山喷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使地球升温;同时,也有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层,阻挡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球降温。图中①为沉积作用,②为石灰岩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图中两种循环分别是水循环和碳循环,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 并简述的形成过程。(3分)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3分) (3)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冰川侵蚀作用(1分),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2分) (2)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暖湿气流影响,(1分)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1分),陆地温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1分) (3)①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1分)②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1分);③东南部临海,渔业资源丰富(1分),④海运便利(1分)。
本题解析: (1)甲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峡湾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由图可知刚开始时冰川侵蚀会形成谷地,后来冰川在气温升高的情况下逐渐融化,海水进入谷地,从而形成峡湾。 (2)多雾要从暖湿的水汽遇冷导致水汽凝结来分析。冬季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受到中纬西风的影响较强,中纬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此外沿岸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给沿岸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冬季时陆地上气温相对较低,这样暖湿水汽遇冷易凝结成雾。 (3)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要从气候、地形、水、交通、资源来分析。甲半岛纬度位置较高,东南部纬度位置相对较低,气候相对较温暖;由图中的海拔高度分布可知:该半岛东南部主要以平原为主;此外东南部渔业资源丰富;海运便利都适合人口的居住。 考点:峡湾地貌的形成、雾的成因、人口分布原因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东北亚部分区域的某类地质构造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各构造带的主要地质构造大多属于 A.向斜 B.地垒 C.背斜 D.断层
|
小题2:图中构造带附近①②③三地森林广布,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看
A.②→①→③属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②属典型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C.①→②→③属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①→②属纬度地带分异规律,③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①附近地区多地震,所以多断层;②太行山前大断裂,多发地震;③有贝加尔湖湖,断裂下陷所形成的。所以答案选D。
小题2:②→①→③体现出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或由南到北)的更替,属于维度地带性规律,所以A正确;②为太行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下形成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②应为地带性分异规律而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错;①→②→③所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森林带,没有体现出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因此不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错;D项明显和A项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判断关于该区域地理特征及地质地貌组合分析正确的是

A.东西距离约20千米
B.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C.山顶常年积雪,自然带垂直变化大
D.S一断层—山谷、M一向斜一山谷、V—背斜一山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图中的比例尺计算东西距离,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所以东西距离大约为40km;该区域最高海拔为1983m,第一级阶梯海拔高;该处山顶海拔低,和海平面的温差下,不可能存在常年积雪;S处为断层,为山谷,M处为向斜,为山谷,V处为背斜,形成山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