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5 00:29:21 【

1、单选题  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回答1~2题。
1.在a、b两处采煤,最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分别是
[? ]
A.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处为断块山
D.丁处为向斜成谷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地形中属于地堑构造的是:①华山西峰、②峨眉山万佛顶、③吐鲁番盆地、④渭河谷地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个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回答问题。
1.理论上,工作门打开时,门槛处的水平气流方向一般应2.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
①a处土壤条件好 ②b处水分条件好 ③a处热量条件好 ④b处温差大 ⑤b处温度高
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
E.②③
F.③④
G.④⑤
H.①⑤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温室效应。
1.由于温室内的气温较温室外高,故温室内热空气上升,从工作门的上部流出温室,而温室外的较冷空气从门槛处流入温室,且温室的背面为挡风墙,故温室背面应为北面,故可判断门槛处的水平气流方向。
2.a处位于温室内部,保温效应由于b处,故a处热量条件更好,故a处蔬菜长势好,但a处温室内的昼夜温差较门口处小,故a处的蔬菜口感不如b处好。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2.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E.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F.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G.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H.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长,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气温升高。
2.若全球升温3°C,则北半球中高纬度应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而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故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面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图示高压强盛时可能为几月份:2.图示季节有关我国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3.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对南亚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E.西北靠近低压中心
F.多暖锋活动
G.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H.易受强冷空气影响
I.盛行西南季风
G.多暴雨洪涝灾害
盛行东北季风
此时正值雨季


参考答案:1. A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亚欧大陆上高压中心强盛,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即为1月。
2.结合上题结论,我国西北地区应靠近高压中心,A错误;冬季北方的冷高压强盛,故影响我国天气的多冷锋活动,B错误;我国的降水量受夏季风影响,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减,C错误;
3.图示P表示亚洲高压,该天气系统强盛,表示北半球冬季,则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从图示的亚欧大陆的气压分布状况,结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判断季节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page -]

1、单选题  下列各地形类型中,是由板块相互碰撞作用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东非大裂谷
C.珊瑚礁
D.大西洋



2、单选题  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A.大峡谷
B.陡崖
C.河口三角洲
D.U型冰川谷



3、单选题  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空循环
D.海陆间循环



4、单选题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境内有97座火山群、62处地热泉,盛产翡翠玉石。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字母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腾冲的翡翠玉石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图中表示翡翠玉石及其形成过程的是:2.腾冲所在的地形区山高谷深,形成其峡谷的外力
作用主要是:
A.②、I
B.④、N
C.③、M
D.⑤、H
E.冰川侵蚀
F.风化作用
G.风力侵蚀
H.流水侵蚀



5、单选题  在地貌上表现为块状山地的是
A.太行山
B.庐山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卑斯山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水的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