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计划修建从a村到b镇的公路,在图中①②两个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4分)
(2)a聚落与b聚落同属于一个行政区而b聚落发展成为了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试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5分)
(3)河流在b聚落发展中的作用是 和 。(2分)
参考答案:(11分)
(1)②(1分) 沿谷地修建,地形平坦,修建难度小(2分);成本低(1分)
(2)地形:a村地处山地;b镇地处平原,有利于城镇建设(2分)
河流:b镇靠近河流,有利于提供水源;发展水运(2分)
资源:b镇有矿产资源,有利于城镇发展(1分)
(3)为城市提供水源;作为交通通道(发展河运)(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山区公路应避开陡坡,呈“之”字型延伸,减缓道路坡度。
第(2)题,影响图示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从地形、河流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
第(3)题,本题考查河流的功能。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另外河流还具有航运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掌握地形对交通线的影响。(2)明确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思维拓展】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聚落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那里地势较低,气候比较温暖,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聚落呈条带状分布。
山区:聚落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那里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聚落呈条带状分布。
平原:聚落常沿河或沿海分布;因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小),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聚落呈条带状分布,形成沿河或沿海聚落带。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 )?
A.板块的内部
B.板块交界带
C.大陆的边缘
D.大河沿岸地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则多火山、地震。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形成火山、地震的直接原因为地壳运动,并能结合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我国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和贺兰山自然带分布图。

(l)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4分)
(2)据材料分析贺兰山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并列举贺兰山是我国哪些地理界线。(6分)
(3)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
(1) 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低地;(2分)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分)
(2) 差异:东、西坡自然带并不完全相同(或西坡缺少针叶带,东坡缺少草原带),同一自然带高度东坡低于西坡,东、西坡的基带也不同。(任答两点,得2分)
地理界线:年降水量200毫米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荒漠与荒漠、草原(或半荒漠)界线等。(任答四点,得4分)
(3)同:径流季节变化明显,水量都在减小,都有结冰和凌讯现象。(3分)
异:宁夏段水量大于山东段,宁夏段没有断流现象,含沙量小于山东段。(3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宁夏平原的成因”,属于原因类问题,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但平原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成因包括断裂下陷、流水堆积、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等。
(2)植被带分布的差异主要包括自然带数目的差异和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两部分。通过材料二可以发现贺兰山东西两侧自然带数目相同,但东坡多了森林带,西坡多了沙漠带;从自然带分布高度来看,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为西高东低。贺兰山是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域外流区的界线等。
(3)首先要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汛期、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资源等;然后找出最主要的差异。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山东段位于黄土高原下游,有地上河现象(泥沙沉积形成),不难发现山东段比宁夏段含沙量大的特点。
考点:该题考查自然带、地形和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