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我国山东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根据材料,分析山东干旱加剧的主要原因,应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减轻旱灾,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参考答案:
原因:降水量减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径流量逐年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增加。(答对3点得3分)
措施:①建立“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②人工增雨?③加快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④培育抗旱品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⑤跨流域调水 ⑥节约用水 ⑦修建水库等(答对2点得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材料主要反映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干旱从自然原因来看主要从气温影响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地表径流量等方面分析。对干旱的应对措施:主要从气象建设、水利工程措施和生产措施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财产损失。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舟曲县城位于青藏高原隆起的边缘,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地震导致山体松动、岩层破碎更加严重;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植被破坏,使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
(2)沿着河谷横向逃逸,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8月2日6时和8月3日6时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在图中所示的灾害链中,①、②、③依次是
A.狂风、泥石流、滑坡
B.海啸、洪水、滑坡
C.风暴潮、洪水、泥石流
D.洪水、风暴潮、泥石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台风引起的灾害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其中风暴潮能造成海水污染。暴雨引起的洪水能引发泥石流或城市内涝。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______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4)长江中下游地区在________月也会发生干旱,其成因是。
(5)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有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6)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
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参考答案:
(1)暴雨
(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农事活动早
(3)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4)7、8,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而此时气温高、蒸发强。
(5)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6)A、C、D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