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小题2:我国农业受寒潮影响的主要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冬季农作物已经收获,不受寒潮影响。危害较大的是秋末天气转冷时和初春天气还未转暖的时期。
小题3: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和大风,并引起扬沙和沙暴。华北春秋季大气干燥,所以,寒潮一般不会引起降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南方晚稻抽惠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读下面“2011年9月19~22日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回答问题。
小题1:云贵地区一般没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小题2: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晚稻种植区一般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温
B.保湿
C.保墒
D.利于有机质积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本题提供了晚稻生产的分布图形、生产中的防灾措施,考查了晚稻生产制约因素,云贵地区的气温情况,水对于温度的调节作用。
小题1:晚稻区界线的图例结合分布图可知,晚稻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纬度较低的省份,已经知道,水稻生长习性是好暖喜湿,于是推断晚稻的分布和热量条件关系密切。云贵地区因为其海拔高,热量不足,所以没有晚稻的分布。A项正确。
小题2:组题开始提到“低温危害”“通常称为‘寒露风’”。在本题中“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而“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既是为了防止低温危害,这样就能够推断措施的目的是保温,A项正确。另外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差变化小,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再结合水汽蒸发可以提高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进而达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晚稻生产分布的影响因素。2、云贵地区的地势对气温的影响。2、夜间灌深水或喷水措施的目的。
点评:
该题中1题考查了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图例结合图形中的分布推理出影响晚稻生产的热量因素,联系云贵地区地势较高热量较少。2题体现了地理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珠江三角洲位置图,桑基鱼塘示意图和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回答问题。
根据气候统计资料与珠江三角洲的地形指出威胁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并说明桑基鱼塘农业模式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旱灾,冬春季节;洪涝,夏秋季节;雨季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调节鱼塘储水量,减少洪涝的发生。旱季可提供灌溉水源以利抗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环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