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 ___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区到东12区。(10分)
(2)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 ,此刻白昼达一年中最长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 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此后一个月内,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甲、乙两地中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10分)
 
	参考答案:
(1)40°E,23°26′N。17:04? 6月22日?西9区
(2)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赤道以北地区? 0°?增大?甲
	本题解析: 如下图所示,根据背景材料可知:P点为南极点(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曲线MN为晨昏线(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N点为晨昏线与南极圈的切点,且在经线PE上;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经线PA为20°W,经线PB为160°E。

(1)图中切点N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所以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26′N;PE经线即为此时太阳直射经线(PE平分昼半球),其经度为40°E。当40°E经线地方时为12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17:04。此时子夜线经度为140°W,从子夜线向东到180°经线(日界线)为新的一天,北京的日期在此范围之内,属于6月22日,140°W位于西九区。
(2)图中切点N的纬度即为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其范围为66°34′N-90°N(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该日是北半球全年昼最长的一天。N点刚好出现极夜现象,其正午太阳高度为0°。此日过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向南移动,甲地在南半球,其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乙地纬度较甲地纬度高,所以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甲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反映了某天A、B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完成下题。
1.A、B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2.这一天,B地的树影朝向变化情况与图4(粗线代表树影的朝向)相符的是[来源:91考试网ZXXK]

A.5500千米
B.14400千米
C.16500千米
D.1100千米
E.②③
F.③④
G.①②
H.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
2.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把当地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定为正午12点
B.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相同
C.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D.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所以不正确的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即春分或秋分日,则全球昼夜平分,A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B错误;不能判断春分还是秋分,故C、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分布的一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同一天的一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①为北半球冬至日、②为二分日、③为北半球夏至日、④为北半球夏至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极圈内的现象来判断节气与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