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图所示的半球是?半球。
(2)这一天的日期是?月?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北半球是?季,地球位于?(远日点或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或慢)。北半球 昼夜长短状况是?。
(3)A地昼长为?小时;D地的昼长为?小时,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包括?。
参考答案:
(1)北
(2)6? 22? 23°26′N,135°W?夏?远日点?慢?
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12? 2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本题解析: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判断为北半球。
(2)根据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代表的节气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所以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135°W,适宜直射点坐标为23°26′N、135°W;北半球是夏季,地球位于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北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根据图示,A点位于赤道,所以A点昼长全年为12小时;D位于北极圈,出现极昼,所以D点昼长为24小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半球类型,根据直射点位置进一步判断季节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
A.北极点永远是极昼
B.没有昼夜交替
C.没有四季变化
D.不存在地方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太阳永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没有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也就没有了四季更替。选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本州岛以东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震后大量核污染水从遭到破坏的福岛核电站流入海洋。读图,完成题。
1.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时,北京正值2.核污染水大量流入海洋可能会造成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E.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
F.本州岛东部沿海发生海啸
G.日本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H.北海道渔场渔业减产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日本当地时间即东九区区时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而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较东九区区时晚一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3月11日13时46分,属于下午。
2.直接抓住题干信息,水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震、海啸和洋流都与水污染的危害无关,而水污染可能影响渔业生产,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规律: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并结合水污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

苏瓦与阿洛菲两地比较? ( )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图示阿洛菲位于苏瓦的东侧,故阿洛菲的区时较苏瓦早,但阿洛菲位于日界线东侧,故日期较苏瓦晚一天。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南北温带
B.南北寒带
C.北温带和北寒带
D.热带和南温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南北寒带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点评:解答此题还需注意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幅度,黄赤交角的度数应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的一半,从而决定了热带、寒带的范围,也决定了晨昏圈偏离极点的程度,但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最低纬度与黄赤交角互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