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2019-06-26 12:25:32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表示意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次数,读表完成题。
正午太阳高度
| 46.5°
| 86.5°
| 90°
| 一年内出现的次数
| 1次
| 2次
| 3次
| ? 小题1: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00时 (?) 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C.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D.拉普拉塔河进入汛期
| 小题2:春分日,若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40,则该地 (?) A.位于加勒比海沿岸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C.热带雨林分布广泛 D.为热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次数可以判断该地为20°N,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00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无法判断太阳直射点是向北移还是南移;黄河流域进入汛期为北半球的夏季;拉普拉塔河进入汛期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 小题2:春分日,若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当地6:00,北京时间为6:40,可以算出当地的经度为110°E,当地的地理坐标为(20°N,110°E)。由地理坐标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地方时的计算和区域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观察我国某地(40°N)屋内朝南窗户的阳光照射情况以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二分二至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2)地球从C公转到D处的过程中,该地的昼长如何变化? (3)地球公转到图中(填字母)?位置时,正午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当该地正午阳光射进窗子时,北京时间为13点,求出该地所在经度是?。 (4)从B公转到C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会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 (1)50° (2)变长 (3)C,105°E (4)变快
本题解析: (1)当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是90°-40°=50°。 (2)由图示可以得出A位置为夏至日,B位置为秋分日,C位置为冬至日,D位置为春分日;所以地球从C公转到D处的过程中,即从冬至日到次年的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所以对于北半球的地点,虽然昼长在不断的增加,依然还是昼短夜长。 (3)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越小,反之越大;当夏至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最小,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最大。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3时,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05°E。 (4)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地球公转向着近日点方向前进,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题。
 小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
小题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恒星视运动轨迹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且北极星略高于地平线上,所以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低纬地区,如果在北极地区,北极星位于天顶位置,在南极附近看不到北极星。
小题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根据地球自转的速度15°/时,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12点钟时,辽宁庄河大厦楼影指向是:
A.正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正北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北京时间为12:00,辽宁庄河地方时大于12:00,所以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大楼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