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属于趋利避害的是
? ①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②澳门人民大面积填海造陆 
? ③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 ④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
⑤暴雨频繁?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河道弯曲狭窄?⑧湖泊淤积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⑦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支流多,流域内落差小,暴雨频繁,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主要是长江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表2显示两地同年出现的地震的有关资料,读表完成下题:
 1.从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2.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1.从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2.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B.X地地震的能量大于Y地
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D.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
E.人口密度较大
F.震中距较小
G.地震发生在夜间
H.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表数据可以分析,X地地震的震级高,所以释放的能力大;两地都不位于震中;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表格中未体现震源深度的叙述,所以无法判读震源深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有人口密度较大;震中距较小;地震发生在夜间。印度中部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发生发展过程的自然灾害是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发生发展过程的自然灾害是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所以甲地区灾害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灾害强度小
E.台风
F.洪涝
G.地震
H.森林病虫害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和读图分析能力。
1.从图中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灾害损失率较大,主要原因是乙位于黄土高原上,自然灾害较多;且灾害程度较大,加上该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抗灾能力较低。
2.地震发生于岩石圈,故不能通过卫星监测到。
	本题难度:简单
	        5、多选题  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严重影响了南亚和东南亚的旅游业。据此回答下题。 
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
A、尽量少到东南亚和南亚旅游
B、自然灾害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C、自然灾害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D、要完善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