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天气系统为冷暖气团相遇而形成的锋面系统,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分析,该锋面为暖锋,乙地将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故选A。
【小题2】乙地为背斜的顶部,受张力影响,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其他三地位于向斜的槽部,岩石受挤压坚硬,不易被侵蚀。故选B。
考点:天气系统、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上图甲处地形成因相同的是
小题2:该区域
A.河流干流自南向北流
B.河谷仅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C.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
D.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图中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在四个选项中,A是背斜构造,选项A错。B岩层向下弯,是向斜构造,选项B对。C是断层构造,选项C错。D是板块消亡边界,不属于地质构造类型,选项D错。
小题2:读图,根据图中支流的分布,水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判断流向是由北向南流,A错。河谷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B错。根据图中岩层年龄和河流分布看,该地山河相间分布,河流流域面积只是山谷的狭小范围内,C错。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D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沈括《梦溪笔谈》节选:“余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下图为该山地的某地区地貌景观素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的地质构造主要为
A.断层
B.褶皱
C.背斜
D.向斜
【小题2】对该景观地质形成过程的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A.岩浆活动冷却凝固 地壳运动 风化侵蚀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地壳抬升 风化侵蚀
C.冷却凝固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风化侵蚀
D.风化侵蚀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地壳抬升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判断,图中岩层错动明显,该山地的地质构造主要为断层,A对。不能表现出褶皱构造的形态,B、C、D错。
【小题2】该景观形成过程中,先是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层,然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再经地壳抬升作用,形成断层构造,经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现在的景观状态,B对。
考点:地质构造、地貌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下图中图a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图b是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地貌和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该地貌形成原因。(8分)
(2)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参考答案:
(1)地貌:谷地;(2分) 地质构造:背斜(2分)。
形成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4分)
(3)岩浆侵入冷却形成花岗岩(写喷出不给分);地壳上升运动,外力侵蚀使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外力风化侵蚀剥落,形成球状地貌。(每个要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从岩层的弯曲程度来看,M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
(4)O地岩石为花岗岩,为侵入岩,而图中该岩石遭到风化,所以该岩石首先被抬升到地表,然后遭到外力风化。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内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