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受暖锋控制,空气流动性差 B.地面蒸发强,空气湿度增大 C.冷空气快速南下,气温降低,水汽凝结 D.受稳定天气系统控制,大气稳定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大量悬浮颗粒增强了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光线减弱,导致能见度降低,A对。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不影响能见度,B、D错。不能改变太阳辐射波长,C错。
【小题2】雾霾天气持续出现的自然原因可能是受稳定天气系统控制,大气稳定,D对。暖锋控制时气温高,对流强,不易形成雾霾,A错。地面蒸发强,对流活动强,不易出现雾霾,B错。冷空气快速移动,多大风天气,不易形成雾霾,C错。
考点:主要气象灾害成因、特征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1)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10分)
(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6分)
(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距海近(2分);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2分),可沿河谷深入(2分);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2分);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2分)。
(2)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2分);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2分);远离沙漠腹地(2分)。
(3)墙厚:隔热降温(2分)
窗小:抵御风沙(2分)
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2分),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2分)(仅答“利于通风”得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古城所在地区位于河谷旁的低山丘陵上,距海近。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抬升影响,多地形雨。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所以古城虽然总体上是沙漠气候,但降水多。
(2)古城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古城所在地远离沙漠腹地,邻近海洋,降水较多适合人类生存。
(3)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古城墙厚,有利于隔热降温。建筑窗小,有利于抵御风沙。窗子分排上下两层,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聚落选址的条件,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小题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季风环流的影响,结合图形可知,①为东亚地区西北风、②为南亚地区东北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⑥为南半球的东北信风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形成、海陆因素有关;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故选项C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甲为高压中心,原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故排除选项A;乙为低压中心,原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排除选项B;丙为亚洲低压,原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排除选项C;丁为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森林火灾蔓延的相关资料,其中“邻近起火点”是指位于起火点及相连方格(包括对角),且位于盛行风吹拂范围;“可能蔓延地区”是指位于 “邻近起火点”,且有易燃林木。据此推测,甲、乙、丙、丁的值依序是
A.1001
B.0ll0
C.0001
D.0l0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及五幅图可知,甲地与起火点相连,但没有位于盛行风吹拂范围内,则不是邻近起火点;乙地与起火点相连,且位于盛行风吹拂范围内,是邻近起火点;丙地位于邻近起火点内,且有易燃林木,是可能蔓延地区;丁地也位于邻近起火点,但没有易燃林木,是安全的,则甲乙丙丁的值依次是0110,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地理信息系统指的是由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所支撑的,对地理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其信息是以图层的形式存储,而对信息的分析就是对不同图层进行叠加,选取符合条件的位置或线路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下图“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受冷气团控制的是 两地;此时降水已结束的可能是 两地;即将迎来降水的可能是 地;有可能正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 地。(8分)
(2)冷、暖锋的锋面同时存在的情况还有可能出现在 处(填甲或乙)的天气系统中。(2分)
(3)夏秋季节,乙处这类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有 (2分)。
A.台风
B.寒潮
C.旱灾
D.暴雨洪涝
(4)②地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是:(从冷热、阴晴和风雨等变化方面分析)(4分)
锋面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锋面过境时: ;
锋面过境后: 。
参考答案:
(1)①④;①③;②;④。
(2)乙
(3)AD
(4)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图例可见该图中存在一个锋面气旋天气系统,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据冷锋暖锋的定义可判断①④为冷气团控制区,②③为暖气团控制区。冷锋锋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所以此时降水已结束的可能是①③;②即将受到冷锋的影响带来降水,有可能正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应是暖锋的锋前。
(2)冷暖锋同时存在则为锋面气旋天气系统,中心应为低气压。所以可能出现在乙处的天气系统。据等压线的递变可知甲为高气压系统,乙为低气压系统。
(3)注意季节,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
(4)注意题干的要求,②即将受冷锋影响,本题考查冷锋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增长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