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蓄洪 B.灌溉 C.发电 D.排水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一城市“1988年和2012年用地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例,距市中心距离近的应是城区范围,距市中心距离增大说明城市规模扩大,a是建设用地。C、D错。在城市周围是平原地区,占地面积最广的应是农业生产活动,所以b是农业用地,不会是林业用地。A错。农业用地周围或是防护林,c可能是林业用地。所以B对。
小题2:根据图中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建设导致地面硬化,影响雨水的下渗,下渗的雨水少,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所以B、D错,C对。对水汽输送影响不明显,A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面两幅图,甲图为1990年至2001年太湖劣于Ⅲ类水质变化图,乙图为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22~23题。
小题1:从甲图可以看出,1991年至2001年太湖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水体质量不断变好;水体流动快,自净能力强
B.水体质量基本没有变化;太湖面积大
C.水体质量整体不断下降,1996年水质最差;水体流动缓慢,自净能力弱
D.水体质量波动上升;降水丰富,湖水补给充足
小题2:乙图反映了太湖水域水质状况的分布规律是
A.东北部水质优于东南部水质
B.西部水质优于东部水质
C.北部水质优于南部水质
D.东南部水质优于西北部水质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同时需要注意本题强调的是自然原因。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水质多为Ⅱ,西北多为Ⅲ、Ⅳ,所以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在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工业生产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
A.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植物蒸腾
【小题2】若在图中A处植被下游增加草场和树木的覆盖率,则水循环及各环节中
A.河流年径流总量会增加
B.地下径流总量会增加
C.地表径流总量会增加
D.下渗将会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人类工业活动中所用的水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河流)、地下径流(地下水)、湖泊等方面,而工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主要进入上述水体,其中尤以地表径流(河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小题2】植物具有截留水分、涵养水源的作用,若在图中A处植被下游增加草场和树木的覆盖率,将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地下径流总量会增加,从而使河流年径流(地表径流)总量减少。
考点: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世界水资源问题,不是因为总量少,而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及人类生产生活的用水量不断增加而引起的。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受热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