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2:59:54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2分) (2)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4分) (3)甲图为________ 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一般是在________作用形成的。(3分)

参考答案: (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2分)? (2)沙丘 干旱、半干旱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4分)? (3)冲积扇?山麓地带?流水沉积(3分)
本题解析: (1)A位于河流的入海口,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 (2)从B图中的地貌形态看,该地貌是新月形沙丘,是因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所以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年由于人类的过度行为破坏了植被,使沙丘移动,沙漠的面积扩大,其人类过度行为主要表现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3)依据图中甲的地貌形态可判断为冲积扇,一般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的山麓地带,是河流流出山地时,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9分)读图l0,回答问题。
 (1)判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甲____乙____ (2)在地貌上,甲处地质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处地质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外力作用的名称)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___(选择填空)。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处中,选择____处比较好。 (4)在甲、乙两处,若打一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处;若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处。 (5)下列地形区的形成中,与甲处地质构造类似的是____。 A.东非大裂谷 B.华山 C.渭河平原 D.喜马拉雅山
参考答案:(9分) (1)背斜 向斜 (2分) (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沉积 A(3分) (3)甲(1分) (4)乙 甲(2分) (5)D(1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图中甲处为背斜,乙处为向斜。 (2)甲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所以形成谷地;甲、乙两处地质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该地地壳运动为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3)隧道应该在背斜处开凿。 (4)在甲、乙两处,若打一水井,应该选择在乙处;若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甲处。 (5)甲处为背斜,东非大裂谷为板块的张裂;华山和渭河平原为断层作用形成的;喜马拉雅山属于皱褶山脉。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大洋正在逐渐缩小 B.各大洋正在逐渐扩大 C.各大洋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D.各大洋的面积都不会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各大洋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大西洋面积增大,太平洋面积可能减小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九州—帕劳海岭 A.位于欧亚板块上 B.位于印度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 小题2: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附近
|
小题3: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
A.文莱
B.越南
C.菲律宾
D.日本
小题4: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
A.1400米
B.1200米
C.1000千米
D.800千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分布和地图分析。
小题1:依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反映的是菲律宾及其以东的太平洋海底剖面地形图。因此图中的九州一帕劳海岭位于太平洋板块中。
小题2:④附近是海岭,海岭是年轻的海底山脉,其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活动也会造成地震,但不是因为板块运动的结果,③④、②③之间为较为广阔的洋盆,并不位于板块交界地区,①②之间是坡度较大的地形区,而且马荣火山就位于该区域附近,②处更表现出海沟的特征,属于典型的板块运动的消亡边界。
小题3:太平洋的西岸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区、经纬度的提醒都能帮助作出马荣火山属于菲律宾的正确判断。
小题4:该海岭经度相差10度左右。该地区靠近赤道地区根据在赤道地区111km/度,可以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地貌特征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C.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小题2】形成黄土高原目前的地貌特征主要原因是( )
A.断裂下沉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物理风化
【小题3】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
A.水土流失严重
B.人地矛盾突出
C.土地荒漠化严重
D.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多降暴雨,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沟壑纵横,故答案选C。
【小题2】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多降暴雨,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沟壑纵横,所以说形成黄土高原目前的地貌特征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故答案选C。
【小题3】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多降暴雨,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沟壑纵横,水土保持能力很差,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