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A.高空西风带 B.北大西洋暖流 C.极地东风带 D.东北信风带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b,两个箭头指向的是沉积岩c或变质岩d,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a。能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是3,b。正确答案选B。
小题2:冰岛火山灰弥漫到欧洲大陆,其主要动力来自高空西风带。正确答案选A。
小题3:火山灰长期滞留在大气层,除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外,还可能导致地球表面气温下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①干旱 ②台风 ③凌汛 ④泥石流 ⑤寒潮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①②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E.水稻、油菜、茶叶
F.春小麦、亚麻、甜菜
G.棉花、玉米、甘蔗
H.冬小麦、棉花、花生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图示区域为华北地区,春季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春旱、寒潮影响,①、⑤对。图中有黄河,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春季有凌汛现象,③对。所以B对。华北地区纬度高,春季不会受到台风影响,春季降水少,不会发生泥石流,②、④错。所以A、C、D错。
2.结合前面分析,图示为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可以种植冬小麦,不种植春小麦,B错。华北地区是半湿润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不适宜种植水稻,茶树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热带地区,A错。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C错。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区,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D对。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农业的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材料,完成23~25题。
材料一:2006年6月初,福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造成局部地区洪涝灾害,对该地区高度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材料二:
|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 主要灾害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形成雪灾需降水很多,气旋活动多。
小题2: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农业灾害是酸雨,因为工业化程度高。
小题3:孟加拉国水患的原因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地形因素,二是气候因素。孟加拉国位于恒河入海口,地势平坦,属热带季风气候,而且多飓风,所以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9年9月29日,萨摩亚地区(西11区)当地时间6时48分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在15.5°S,172.2°W,震源深度约为33千米。10月9日,临近的岛国瓦努阿图(东11区)接连发生了3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萨摩亚地震发生时,瓦努阿图的区时为2.根据震源深度推断萨摩亚群岛地震发生在
1.萨摩亚地震发生时,瓦努阿图的区时为2.根据震源深度推断萨摩亚群岛地震发生在
A.9月28日8时48分
B.9月29曰4时48分
C.9月29日8时48分
D.9月30日4时48分
E.莫霍面附近
F.岩石圈内
G.地壳深处
H.软流层内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萨摩亚地区(西11区)当地时间6时48分,努阿图(东11区)比西11区早22个小时,所以为9月30日4时48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震源深度约为33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平均厚度,该处为大洋,地壳较薄,所以在岩石圈内。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地关系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