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0时 B.4时 C.12时 D.16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0°,所以太阳直射20°N,夜半球中央经线为120°E,即直射点坐标为20°N,60°W。答案选B。
【小题2】根据上题的推断,60°W的时间为12时,伦敦时间(0°)为16时。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变式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日昼半球示意图”(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为冬至日
B.太阳直射南半球
C.E、F均是昼短夜长
D.M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N地
【小题2】关于M、N、E、F四地说法可信的是
A.M地该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N地河流处于丰水期
C.E地盛行东南季风
O.F地形成亚洲高压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图分析,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此日为夏至日,A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B错;E、F位于北半球,均是昼长夜短,C错;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D正确。
【小题2】此时北半球为夏季,M地月均温在0℃以上,A错;M为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此时为枯水期,B错;E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东南风,C正确;F为低压,D错。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地理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0分)
(1)乙图所表示的是甲图中A、B、C、D的 位置,此时太阳直射于 (纬线);
(2)甲图中A位置是一年中的 节气,乙图中A点此时太阳高度为 ;
(3)乙图中,AC线表示的是 (晨线或昏线);
(4)乙图中,B点此时地方时为 ,A点地方时为 ;A点昼长 小时;
(5)乙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北回归线
【小题2】春分 0°
【小题3】晨线
【小题4】8:00 4:00 16
【小题5】B>A>C B>A>C
本题解析:
【小题1】乙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根据甲图各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B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夏至日;D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A、C分别为春分日和秋分日。
【小题2】A为春分日。乙图中A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小题3】乙图中,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C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判断为晨线。
【小题4】根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推算B点的地方时为8点。A点较6点所在经线西侧30°,为4点。此时A点为日出,则昼长为2*(12-4)。
【小题5】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轨道图的判断和晨昏线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能判断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位置,并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分布、时间计算;太阳高度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读图训练和方法归纳。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