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A和B B.B和C C.C和D D.D和A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最上面图中为春分日,顺地球公转方向依次是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A段为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时段。
【小题2】从每年冬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到次年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移动到最北端,北回归线上;之后不开始向南移动,对应图中D和A时段。
【小题3】每年夏至日时,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之后逐渐缩小;当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之后昼长开始增大。故对应时段为B和C段。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回归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节气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的位置,北京白昼最长即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的夏至日。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规律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1分)
⑴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期是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 。
⑵这一天,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 点,处于极夜的是 点,
⑶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最小值的范围是 。
⑷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②③的角速度关系是 。
⑸此日后,泰州地区昼将变 (长或短),正午大阳高度将变 (大或小)
参考答案:
(1)冬至 12月22日 23°26´S(南回归线)
(2)③ ①
(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各地
(4)③ 相等
(5)长 大
本题解析:
(1)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必为二至日。北极圈内为极夜,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23°26´S。
(2)这一天是冬至日,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赤道,即③,处于极夜的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选①地;
(3)这一天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太阳距北半球最远,距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最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的是北半球各地。
(4)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③,除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
(5)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泰州地区昼将变长,正午大阳高度将变大。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nbs 91ExaM.orgp; 读下列两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上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小题2】由甲地起程,沿着最短路线到达丙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向一直向东
B.航向一直向西
C.途径三个时区
D.穿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小题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7770千米。无论从乙地到丁地,还是从丁地到乙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北走,后向南走。据此判断,丁地可能处在( )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
D.不可能有此情况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左图表示南半球,右图表示北半球,图中甲地位于赤道上,乙地位于北半球,故甲地在乙地的南面;根据图中经度可知,甲地位于45°W,乙地位于135°W,故甲地位于乙地的东面。
【小题2】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两地都位于赤道上,甲地位于45°W,丙地位于90°E。所以从甲到丙,沿最短线路,航向一直向东;途经9个时区,没有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小题3】根据图中乙地位于北半球,在根据无论从乙地到丁地,还是从丁地到乙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北走,后向南走可知,丁地也位于北半球;乙丁之间相差7770千米,故相差70个纬度,乙地位于30°N,则丁地位于80°N,即北极附近。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