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宇宙中的地球》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生物圈 B.岩石圈 C.水圈 D.大气圈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属于外部圈层的是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2】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岩石圈属于内部圈层;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3】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分别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壳与地核之间以地幔相隔,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生活在河北省的王教授的日记片段:“近来天气逐渐回暖,但常遇大风降温天气。今日风止天晴,但气温仍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风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1.日记记录的时期,太阳直射点有可能2.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分别是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上,并向南移动
E.除霉、增强太阳辐射
F.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G.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H.增加CO2含量、增强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描述的天气特征判断为春季的冷锋影响,春季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北移动,故只有B项符合。
2.燃放烟幕主要是为了防御霜冻影响,烟幕能加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应,故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天气特征的变化判断天气系统影响和季节。本题还可结合影响这段时间的天气系统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地震波的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波: A: B:
(2)A、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33千米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 不连续面。
(3)在地下2900千米处,A波 ,B波波速 ,从而发现了D 不连续面。
(4)C面以上为 ,C面和D面之间为 ,D面以下为 ,F 的状态为 .
参考答案:(1)横波 纵波 (2)莫霍面
(3)消失 陡降 古登堡面 (4) 地壳 地幔 地核 固态金属球
本题解析:(1)图示A波的传播速度较B波慢,故判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2)地下33KM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故判断为莫霍界面。(3)图示地下2900KM处,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也明显下降,判断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4)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为地幔,F为内核,应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物质状况据科学家推测为固态。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随地球内部的深度的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和各层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各级天体系统,其中八大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八大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图中C为太阳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此时为7月份。完成问题。
1.7月份,甲、乙两河下游2.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E.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F.连片,降水量大
G.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H.连片,蒸发量大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
1.甲乙两河均发源于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稀少,故为枯水期。
2.次年一月为南半球的夏季,降水丰富,沼泽连片。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