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2.2013年2月9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E.甲点
F.乙点
G.丙点
H.丁点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判断P点处太阳直射南半球,大致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应该在近日点附近,甲→乙段正好位于近日点附近,答案是A。
2.据上题可知P点处太阳直射南半球,大致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每等份约3个月,P点位于甲和乙中间,地球从P点运动到乙处约需一个半月,所以地球到达乙处时正好在春节前后,答案是B。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省区中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是
A.四川
B.海南
C.台湾
D.西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烈的原因有: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四川盆地因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分别示意甲、乙、丙、丁四个陆地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密度最小和最接近板块交接处的分别是2.关于四地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丙甲
D.乙丁
E.甲地气候湿热,光照不足,不利于人类居住
F.乙地气候高寒,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区
G.丙地光照不足,畜牧业是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
H.丁地气候温和,是人类活动最早地区之一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甲地位于湿热的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密度最小;乙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故选A。
2.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居住,但因光照条件较好;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丁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人类活动历史并不长;而丙地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全年多阴雨天气,所以光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畜牧业是人类主要生产活动。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分布、板块构造、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Q点与P点分别是a和b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PM为晨线,则此时N点为2.如果PN为晨线,则Q点的日出时间为3.如果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M地飞往N地,则其飞行方向是
A.4:00
B.8:00
C.20:00
D.16:00
E.4:00
F.8:00
G.20:00
H.16:00
I.由东向西     
G.由西向东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图形为一个部分图,可以采取补全图形的方法得到一个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低俯视图,如果PM为晨线,因为P是b的中点,那么PN就是昏线,北极圈上弧MON为夜弧,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所以北极圈的夜长为8小时,北极圈日落时间为20:00,就是N点地方时为20:00。所以选择C。
2.如果PN为晨线,那么北极圈上弧MON为昼弧,北极圈的白昼时间为8小时,Q点位于北极圈上,Q点的日出时间为8:00所以选择B。
3.飞机沿最短航行飞行,应沿着大圆航行飞行,晨昏线就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所以飞行路线是M-P-N,飞行的总体方向是向西,过程中先逐渐接近北极点到P点后又开始远离北极点,所以飞行的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大圆航线。
点评:因为本题图形较抽象,所以解答难度较大。解答时应能够将部分图形补全成完整的极地俯视图,根据极地俯视图解答,就会变的容易的多。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2009年2月10日11点55分(西五区时间),美国 “铱33”商业通信卫星和俄罗斯“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72°N 、98°E)高约790千米处相撞,产生12000块碎片。据此回答:1.两卫星撞击时,北京时间为2.两颗卫星相撞的时候,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3.两颗卫星相撞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下图中的

A.2月11日0点55分
B.2月10日4点55分
C.2月9日22点55分
D.2月10日8点55分
E.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F.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G.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H.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I.①
G.②
③
④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东八区区时比西五区早13个小时,所以北京时间=2009年2月10日11点55分+13小时=2月11日0点55分。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月10日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根据图示:①为3月21日前后,④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