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在6月22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2.当图中甲、丁两地被同一条昏线穿过时
A.甲
B.乙
C.丙
D.丁
E.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F.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G.甲、乙两地日出的地方时相同
H.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纬度判断,图示区为南半球,6月22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南极圈有极夜现象,地球上越向北白昼时间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根据经度看,北半球夏半年,东边的比西边的日出早。读图可以判断,从纬度看甲在最北边,从经度看,甲乙在东边,所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甲。A对。B、C、D错。
2.当甲、丁被同一条昏线穿过时,可以判断越向北白昼越长,北半球是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A错、B对。此时经线与晨昏线不重合,甲乙两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不同,C错。甲乙两地纬度不同,位于直射点的同一侧,所以与直射点的纬度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不相同,D错。
考点:该题考查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下列那条纬线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可知,从9月23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南回归线。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被列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是建造梯田,在陡峭的坡地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进行耕作。从海拔2800米到4500米,可以发现三种主要的农业系统:玉米主要种植在低海拔地方(海拔2500-3500米),马铃薯主要种植在中海拔地方(海拔3500-3900米),海拔 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主要用作牧场,但也可以种植高海拔作物。读秘鲁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可以,马铃薯的热量带属于2.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E.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F.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G.沿海,交通便利,有利产品出口
H.科技发达,技术含量高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农业生产。
1.马铃薯的种植海拔较玉米高,反映种植区域的热量条件较玉米带少,故判断为温带。
2.材料反映该农业系统被列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反映其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中N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且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读图,完成问题。
1.A点位于:2.B点的纬度是:3.位于NB之间的任意点C此时的太阳高度可能是:
①小于0° ②5° ③15° ④25°
A.昏线上
B.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
C.晨线上
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
E.66°34′
F.70°
G.75°
H.80°
I.①
G.②③
③④
④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1.由B点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且B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0°,可推知B所在纬线圈以北有极昼现象。依据地球旋转方向呈逆时针可推知AB段为昏线的一部分。
2.B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90°-40°=50°,而B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为90°,可计算出B点纬度为70°N。
3.因B点的太阳高度为0°(在晨昏线上),根据同一时刻纬度之差等于太阳高度之差原理,任意点C的太阳高度为0°<C<20°,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