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 小题3: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神舟十号”飞船预定轨道所在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依据图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判断太阳的直射点的位置,然后依据地球公转的方向日期,B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是6月22日;C点太阳直射赤道,日期是9月23日;D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是12月22日;A点太阳直射赤道,日期是3月21日。那么图中6月11日应位于①点。故选A。
小题2:6月11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所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读四幅光照图,B、C图为直射南半球,A图因北极圈上出现了极昼,所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D图表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应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故选D。
小题3:“神舟十号”飞船预定轨道所在大气层的高度为200公里至330公里,属于高层大气,其下层为中间层,气温是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上层属于热层,气温是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对比四条曲线,符合此规律是②和③曲线,而②曲线的气温太低,不高层大气的气温分布。故选C。
小题4:6月11日地球向远日点附近运动,公转速度减慢;因广州比北京接近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所以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因北京位于东八区,纽约的西五区比北京晚13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是11日17时38分时,纽约是11日4时38分;而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故选B 。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A.20°N, 30°E? B.25°N, 25°E?
C.? 23.5°N, 60°W? D. 40°S, 120°W
(2)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或日期。
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附近。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________ (a、b、c、d) 段。
(5)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①夏至日②秋分日③冬至日④春分日
(3)C
(4)a
(5)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12点钟时,西安大雁塔的塔影指向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西安的位于120°E以西,当北京时间为12:00,西安的地方时未到12:00,所以还未到正午时分,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影子指向西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是
A.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2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读图,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A错。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对。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C错。? 12月22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4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模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不包含“实践九号”的天体系统是2.“实践九号”发射当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3.“实践九号”发射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大致位于图中的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E.南半球,向北移
F.南半球,向南移
G.北半球,向南移
H.北半球,向北移
I.甲乙段
G.乙丙段
丁甲段
丙丁段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类探测宇宙的范围还没有超出银河系;所以河外星系是不包含“实践九号”的天体系统,其它地月系、太阳系和总星系是包括“实践九号”的天体系统。
2.“实践九号”发射当日10月14日在秋分日之后,地球公转位置在秋分点之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3.“实践九号”发射当日10月14日,地球公转位置大致位于图中的秋分9月23日(丙)和冬至12月22日(丁)之间。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宇宙探测。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的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