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最大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季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当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盛行季风为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表示接近远日点,即为北半球夏季,故东亚盛行东南季风。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远日点最慢,近日点最快;东亚季风的风向特征:夏季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地区(北纬18.5度,西经72.5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读全球六大板块图,回答22-24题。
1.图中序号与所示板块相符的是2.此次地震震中位于3.海地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携带了10余吨的搜救设备,上百种救援器械,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宜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A.Ⅰ—亚欧板块
B.Ⅱ—美洲板块
C.Ⅲ—印度洋板块
D.Ⅳ—太平洋板块
E.①附近
F.②附近
G.③ 附近
H.④附近
I.航空运输
G.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海洋运输
参考答案:1. B
2. A
3. A
本题解析:1.根据板块所处的半球位置进行判断:Ⅰ为太平洋板块;Ⅱ为美洲板块,Ⅲ为南极洲板块, Ⅳ为非洲板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海地的地理位置进行判断,地震发生在①所处的位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抢险救灾时间就是生命,需要快速交通,北京与海地之间的距离远,适合航空运输。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
是__________。
此时惠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
(4)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赤道(2分)?昼夜平分(2分)
小题2:a b c?(2分)
小题3: b c d (2分)
小题4:d? a (2分)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故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2: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昼长于夜,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段为春分日到夏至日到秋分日。
小题3:昼夜长短变化看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夜逐渐变长,即昼长逐渐变短,为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的时段,为夏至日到秋分日到冬至日。
小题4:结合前述,北半球夜长于昼,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昼逐日变长,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判断从冬至到春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的示意图,若下图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的时间为

A.15 时
B.9 时
C.3时
D.21 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如下图所示,图中OA和OB经线是两条日期分界线,其中一条是180°经线(日界线),另一条是子夜线(地方时为0时或者24时的经线)。假如OB为子夜线,则OA就为180°经线(日界线),那么从OB向东(图中箭头所示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向东)到180°经线(OA)为新的一天,应该是7月7日,而图中阴影区为7月6日,是旧的一天,与题意不符,所以应该是OA为子夜线,OB为180°经线,且OA的经度为0°。甲点所在经线为135°E,与子夜线(0°经线)经度差为135°,时差为9小时,且甲点时间早于OA(甲点所在经线位于OA的东边),所以甲的时间为9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