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 C.秘鲁渔场 D.纽芬兰渔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 ? 近年来,酒泉、兰州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如下图。
(1)利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这种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类属于__________,按投入的多少分类属于____ ? _______。 (2)改进型大棚的设计利用了________原理:地面、植物受到阳光照射,水分________或蒸腾到大棚顶 ? 部,水汽________成水滴,顺棚顶下滑到水槽,水滴沿水槽滴灌到秧苗根部。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___ ? ______的利用率。 (3)请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有蒸腾作用的是生物圈,符合的是乙;丙处有径流可以判断为岩石圈;丙处径流最终汇入河流或海洋,丁为水圈;乙、丙、丁都可以蒸发形成水汽到大气圈,甲为大气圈。符合的是A。
小题2: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②使地表各圈层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③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④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符合的是D。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一城市“1988年和2012年用地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例a、b、c分别表示
A.建设用地、林业用地、农业用地
B.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林业用地
C.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林业用地
D.林业用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
小题2:若降水量不变,则该城市2012年较1988年水循环增强的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下渗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例,距市中心距离近的应是城区范围,距市中心距离增大说明城市规模扩大,a是建设用地。C、D错。在城市周围是平原地区,占地面积最广的应是农业生产活动,所以b是农业用地,不会是林业用地。A错。农业用地周围或是防护林,c可能是林业用地。所以B对。
小题2:根据图中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建设导致地面硬化,影响雨水的下渗,下渗的雨水少,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所以B、D错,C对。对水汽输送影响不明显,A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河流上、中、下游河段的差异明显,下图表示我国长江向东流的一处蜿蜒曲折的河段。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考虑河岸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侵蚀较严重的是( )
A.南岸的凹岸
B.南岸的凸岸
C.北岸的凹岸
D.北岸的凸岸
【小题2】长江该河流段的夏秋季节是洪水期,河水主要补给来源是 ( )
①冰川融水 ②大气降水 ③湖泊水 ④季节性积雪融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北半球河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岸侵蚀较为严重,图中河流自西向东流,其南岸为右岸;河流弯曲处,凸岸堆积较强,凹岸侵蚀较强,图中B、D处为凸岸,A、C处为凹岸。因此图中南岸的凹岸A处侵蚀最严重。
【小题2】该河段蜿蜒曲折,说明河流侧蚀作用和沉积作用较强,河流流速较慢,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段。长江中下游河段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湖泊水。而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是长江上游河段的主要补给来源。
考点: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补给来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