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6 14:06:27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
 小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 小题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照片上树叶叶大(据水滴与叶片比例估测),有水滴滴落,反映了树木生长环境潮湿,应为热带雨林。故选D。 小题2:在我国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海南岛南部、云南南部河口、西双版纳和西藏东南部。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甲、乙两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我国,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乙地a界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3)近年来,a界线海拔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
参考答案:(1) 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西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加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 (2) 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 乙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故雪线低于南坡。 (3) 全球变暖 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 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③加强国际合作。
本题解析:2.本题主要是考查垂直自然带的一些基础问题,雪线的相关问题和全球变暖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由于海陆分布形成的分异(?) A.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水分 B.在中纬度最为明显 C.沿经线方向更替 D.越是干旱地区越明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海陆分布的影响造成干湿度差异,这种分异以水分为基础,与热量也有一定关系,此种分异沿经线方向延伸、经度方向更替。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甲图)和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乙图),乙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的范围,回答1-3题。
 1.甲图中?①?、?②?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 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2.积雪冰川带下界南坡比北坡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坡为山地迎风坡? B.北坡植被较好 C.南坡水份条件好? D.北坡气温较低 3.乙图中丙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 D.地形地势的影响不同
参考答案:1、C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E.信风影响 F.季风影响 G.西风影响 H.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1.根据图示的自然带倾斜方向:北坡自然带向上倾斜,表示北坡为向阳 坡,判断为南半球;根据基带的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判断该地位于温带。故选 C项。 2.由于山地基地的自然带即当地的纬向自然带,判断当地的气候为温带 季风或温带海洋性气候。而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故确定该山地所在的 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