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4:06:27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7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反映的是?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是以?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 于?(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从赤道向两级?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或者纬度位置不同) (2)A?地势(或者海拨)越高气温越低
本题解析: (1)读图,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反映的是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纬度位置不同,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多少不均,随着热量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 于A ,从①→②→③→④的景观变化。山地的垂直变化特点,地势或者海拨越高气温越低,与从赤道向两极变化一致。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 B.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D.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有题干可知: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由此推断北坡水分充足;南坡水分较少。这样就可以确定北坡有可能为降水较多的迎风坡,南坡为降水较少的背风坡。故选D。 小题2: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2)山地基带类型:甲为荒漠带,乙为常绿阔叶林带。进而推断甲为温带,乙为亚热带。故甲地纬度高于乙地,选D项。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甲乙两地位置的判断。 【规律总结】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 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小题3: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是南方地区,b是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是青藏高原地区。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排序是: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选择D项。
小题2:a南方地区——洪涝灾害是正确;b——土壤肥力不是制约因素;c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乏灌溉水源;d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长积温缺乏。选择B项。
小题3:d—石油、煤、水能是错误的,因为d青藏高原地区——没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合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内部自身的自我平衡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1~3题。

1、若在图丙中,有一座足够高的山,则陆地自然带最多的是
[? ]
A、①
B、③
C、④
D、⑨
2、下列关于丙图中③处与⑥处的景观和
[? ]
A、景观不同,成因也不同
B、景观相似,成因也相同
C、景观相似,成因不同
D、景观不同,成因相同
3、甲、乙、丙三幅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相似性
D、复杂性
参考答案:1、A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