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北半球,悉尼 B.北半球,莫斯科 C.南半球,悉尼 D.南半球,莫斯科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甲地经度为15°E,即东一区,此时东一区为6日6时20分。根据经度,火奴鲁鲁位于西十一区,东十二区是新一天的开始,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所以东一区比西十一区早12个小时。此时,火奴鲁鲁的区时为5日18时20分。B对。
【小题2】由于此时甲地地方时为6时20分,则该晨昏线为晨线。根据晨线的倾斜方向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甲地日出时间晚于6时,说明甲地位于南半球,A、B错。由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选项中位于北半球的地区为莫斯科,且莫斯科纬度较高,白昼较长。C错,D对。
考点:时区计算,晨昏线,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阅读下列资
料,回答下列小题
资料一 2010年三次地震的数据资料(注:甲、乙、丙代表三次地震的震中)
【小题1】关于三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B.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C.甲乙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D.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小题2】海地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所乘飞机的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
A.18小时30分钟
B.16小时30分钟
C.13小时30分钟
D.22小时30分钟
【小题3】表中所示的三次地震中,玉树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较海地少,主要因为( )
①震源较深 ②震级较小 ③发生在夜间 ④人口密度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死亡人数与震级有关系,但主要受震源深度影响;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发生在岩石圈,不在软流层;汶川地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海地和智利地震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甲、乙纬度大致相差54°,根据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计算,可知C正确。
【小题2】海地位于西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救援队起飞时海地时间为当地13日7是30分,到达时海地时间为14日2时,飞行时间为18小时30分,选A正确。
【小题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智利地震虽然震级大,但是震源深度大,所以烈度较小;玉树地震发生在白天;人口密度较小,造成的死亡人数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地震相关知识;时间计算;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小题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地方时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中心点为北极点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根据昼长等于夜长可知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OA是晨线,是6时,那么甲地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9时。
【小题2】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地的经线。由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日期的区别、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OB为180°经线,OA为0时所在的经线且为0°经线,所以甲地地方时为3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方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是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15小时 | 13小时45分 | 11小时30分 | 12小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各地昼长时间与赤道昼长12小时比较,可以比较出昼长差值的大小。差值越大,表示纬度越高,差值由小到大,也应时纬度由低到高,所以依次是丁、丙、乙、甲,B对。
【小题2】与甲地经纬度数相同而东西经、南北纬相反的另一地点,是甲地的对趾点,两地的昼夜状况相反。表中甲昼长15小时,夜长9小时。另一地点夜长15小时,昼长9小时。所以夜长比昼长多6小时,C对。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趾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下图,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飞机到达B机场时,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7/24
B.15/24
C.19/24
D.17/24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当地时间7月1日5时,A地旭日东升,求出昼长为(12—5)×2==14小时,昼长夜短,选A。
【小题2】A、B在同一纬线上,昼长相等。飞机到达B机场时,正好日落时间为19时,算出0时为45°W。由45°W向东到180°经线一共225°,为全球的15/24。
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
点评:根据日出时间求出日落时间,算出昼长,求出0点的经度,判断新一天和旧一天的比例。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口分布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