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某地正午时,也就是正午12点的经度是116°E。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地轴倾斜方向可知,P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四段,即任两点时间间隔约为3个月,根据地球运动的方向可知,乙点约为2月10日前后、丙点约为5月10日前后、丁点约为8月10日前后、甲点约为11月10日前后,因此,2015年2月19日最接近乙点。
【小题2】从3月21日到6月22日,三个月时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动到北回归线,共移动了23°26′,因此,自2015年2月19日到3月19日,太阳直射点约移动8°。
考点: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东半球恰好全部为夜半球时( )
A.太阳直射在(110°W 0°)
B.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比旧一天的范围大
C.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半球多
D.东半球的平均气温比西半球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东半球恰好全部为夜半球,晨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和20°W重合且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晨昏线垂直,故直射点位于(110°W 0°)A正确;日界线分别为110°E和180°经线,地球上的新一天位于110°E和180°之间,其余部分为旧一天,故旧一天范围大于新一天B错误;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相同,故C错误;东半球为夜半球,西半球为昼半球,西半球吸收太阳辐射量大于东半球,温度高于东半球,故D错误。
考点:日界线,晨昏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或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相差15°。 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K点、L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
A.0°,0°
B.23.5°,23.5°
C.0°,23.5°
D.23.5°,0°
【小题2】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K点、L点都位于晨线或昏线的中点,所以两点应都位于赤道上。故选A。
【小题2】图示P、Q点的纬度值相同,若K点位于昏线上,那么K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应为18时,那么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与其相差1小时,所以应为17时,为该地的日落时间,那么P点昼长为10小时;又因图示P、Q点的纬度值相同,且分别位于南北半球,所以Q点昼长应与P点的夜长相等,其时间为14小时。故选B。
考点:晨昏线、昼夜长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 | 甲 地 | 乙 地 | 丙 地 | 丁 地 |
| 白昼时间 | 5时30分 | 9时09分 | 11时25分 | 13时5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昼夜长短,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则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昼短夜长。表中甲乙丙三地昼短夜长,而丁地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南半球,丁地位为南半球,其他三地在北半球。故选D。
【小题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中,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线移动,产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季节变化,从而产生四季和五带。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