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系统规模不等,分为五个层次
B.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C.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D.太阳系成员各行其道,自转周期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体系统是具有等级性的,其规模也不完全相同,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天体运动的速度和许多因素有关系,质量只是原因之一;日地距离相对适中,保证了地球温度的适宜性;太阳系成员各行其道,自转周期也不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6分)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3分)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2分)
参考答案:
(1)水循环环节:地表径流。
成因:②、③处均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地理意义:塑造地表形态。
(2)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年较差增大。
或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甲处。原因: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在此汇集。
(4)⑤地为海啸,⑥地为滑坡、泥石流。
本题解析:
(1)河流属于地表径流。②、③均为流水堆积地貌。这说明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1)森林破坏,会导致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大。
(2)甲为向斜,会发生透水事故,乙为背斜,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3)⑤位于沿海,地震会引发海啸,⑥位于山区,地震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四季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D地位于2.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两地3.AC两条线相交于P点,若AC两地纬度都增加5度,则P点位置会:
A.南极点
B.南极圈上
C.南极圈内
D.南极圈外
E.白昼等长
F.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G.正午日影同向
H.季节相同
I.左移
G.右移
上移
下移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1.图示D地在6月22日先后出现正午太阳高度为0°,即极夜现象,判断该地位于南极圈以内。
2.图示曲线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故两条曲线相交,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纬度增大,则正午太阳高度都相应减小5°,故交点位置相应下移5°。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北极圈内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