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测量高度是8844.43米。据此完成题。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2.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 844.43米的主要原因是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
E.岩浆活动
F.内力作用
G.地壳运动
H.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主要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故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
2.若只考虑内力作用,则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应抬升了约20000米,但任何地貌的形成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地区在内力作用地壳上升的同时,受外力侵蚀作用而使海拔只要8844.43米。
考点: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地貌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的位置及名称。冰岛在大西洋上,东边是亚欧板块,西边是美洲板块,二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⑥板块是2.根据板块构造理沦,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E.喜马拉雅山脉
F.安第斯山脉
G.落基山脉
H.阿尔卑斯山脉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和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可知:①为非洲板块,②为印度洋板块,③为亚欧板块,④为太平洋板块,⑤为南极洲板块,⑥为美洲板块。
2.结合上题分析,则②③之间为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世界区域分布,并结合全球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对宏观地貌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读图训练。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10分)

(1)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乙 ?,丁??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______地找到地下水。
(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沉积(或外力)
(2)背斜 向斜 断层?
(3)甲 乙
(4)不合适。?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应用。(1)图示图示甲乙两侧岩层受挤压力作用而导致岩层弯曲,形成褶皱。丙处为上覆岩层,即受外力沉积作用而形成。(2)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陷,故判断为向斜;丁处岩层发生断裂,且上下错位,故判断为断层。(3)背斜储油,向斜储水。(4)断层附近,岩层断裂,建水库容易漏水,且断层附近,地壳运动较活跃,故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该处建水库不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