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4:49:43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 [? ] A、水循环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下图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图甲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 A、图中四点气压:A>B>C>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 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 D、A、B、C、D之间没有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E.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F.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G.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H.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中经纬度可以确定该地位于美国西海岸,处于海岸山脉和东侧的高山之间,为为山间盆地,海岸山脉阻挡,受海洋上的寒流影响较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大气温度高,故答案选D。 2.本题直接选出答案难度较大,可以用排除法。材料中经纬度可判断①-⑤地均在美国及其大致位置,①地位于西部沿海受海洋影响大,③地位于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所以①地比③地气温年较差大,答案B错误,由图示月平均气温曲线可以看出内陆平均气温高于沿海平均气温,说明该地处于夏半年,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在该月等温线图上,③位于内陆等温线凸向北方,①地位于沿海等温线凸向赤道,答案CD错误,答案只能选A,由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为该地夏季平均气温⑤地比④地偏低较多,推测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考点:本题考查空间定位、影响气候的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最主要直接热源。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①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②对。低纬度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度地区,③错。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④对。B对。 考点:对流层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A.①
B.②
C.④
D.⑤
【小题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
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
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A.①
B.②
C.④
D.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分析,②箭头由太阳指向地面,是太阳辐射。③由地面指向大气,也指向宇宙空间,是地面辐射。⑤由大气指向宇宙空间,是大气辐射。④由大气指向地面,是大气逆辐射。①由大气指向太阳和地面之间,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根据前面分析,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主要是与①有关,A对。
【小题2】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②、④,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②的差异不是主要因素,B错。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云雾多,大气逆辐射④的势力强,保温效应强,C对。年平均气温①、⑤影响小,A、D错。
【小题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主要是东北平原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与图中②因素数值大小有关,B对。大气的削弱作用,保温效应,地面辐射的影响较小,不是主要 原因,A、C、D错。
【小题4】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是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云量大,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华北平原降水少,云量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结合前面分析,与①有关,A对。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间太阳辐射差异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