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为铁路隧道,它使欧洲铁路网连成了一体(如下图)。隧道启用后伦敦至巴黎3小时即可到达,每年通过隧道的旅客人数约1800万人,货运达800万吨。
材料二
土豆,俗称洋芋,性喜温凉,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大。17世纪前后传入爱尔兰,成为主要粮食作物。1801年爱尔兰人口约为520万,至1841年爱尔兰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土豆的传入对当地人口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试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大的原因。(8分)
(2)简述修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意义。(6分)
(3)分析土豆对爱尔兰人口增长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8分)
(2)意义:缩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旅行时间;完善了欧洲的交通运输网;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运输能力;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6分,任答三点即可)
(3)影响:爱尔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利于土豆生长;土豆营养价值高,产量大,生长周期短,弥补了谷物的不足;由于粮食充足,促进了人口增长。(8分)
本题解析:
(1)风力的大小与所处的风带、位置的轮廓形状、地形的走向与盛行风的风向关系、摩擦力的大小等有关。英吉利海峡终年受西风影响;海峡狭窄;走向与西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海面摩擦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大。
(2)一种大型的交通运输方式都可以起到缩短运距、完善交通网、加强区际联系的作用。海底隧道在海面下,受气象影响小,提高了运输能力。
(3)“民以食为天”,爱尔兰因为其海洋性气候不适合谷物的种植,但可以生长土豆。土豆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正好可以弥补谷物的不足,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考点:本题组考查区域农业发展、世界主要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2分)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4分)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2分)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分)
(2)①流水侵蚀;②流水沉积。 夏(秋)季节,该地区进入雨季,河流流量大,流水侵蚀、沉积作用明显。(4分)
(3)(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分)
(4)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年较差增大。或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2分)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和图中植被类型可以判断气候类型,流水在河流的不同位置作用是不同的,上游主要是侵蚀作用,下游主要是沉积作用,作用大小与河流的水量有关,地质构造中褶皱的形成的不同地形的成因,地形倒置现象的原因,图中山地就是倒置地形。植被的破坏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气候(气温与降水的变化)与河流的水文状况(包括河流含沙量、径流量的变化等)。
考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形成地形的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成因,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
B.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②地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