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甲-c沉积-兴建仓库 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D.乙- c -侵蚀-修筑防护堤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夏季为尼罗河汛期,水量主要来自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冬季水量平稳,水量主要来自白尼罗河,冬夏季河流水位变化大,故A错;尼罗河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水量较大,而中下游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加之下渗和蒸发严重,加之下游城市和农田用水量大,因此尼罗河的径流量从上游向下游递减,B错;尼罗河水量主要来自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二者都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C对;尼罗河注入地中海,又流入大西洋,所以尼罗河为外流河,D错。
小题2:利伯维尔位于赤道上,日出时为6时,利伯维尔位于10°E,处于东一区,与15°E相差5°,时间相差20分钟,所在时区区时是6时20分,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部,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1950~2000年博斯腾湖流域灌溉引水量不断增长,2000年之后变化较小。读下图“博斯腾湖流域气温、湖水水位变化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1987~2000年,博斯腾湖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径流注入量减少
C.向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量减少
D.水位变化导致下渗量增加
小题2:2002年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气温降低
C.周边地区低海拔中小冰川消失
D.流域内灌溉引水过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博斯腾湖属于内流湖,补给形式是高山冰川融水。1987~2000年,博斯腾湖流域气温整体上升,水位上升,说明是高山冰川融水增多,并无法说明降水量变化,故A、B,错误;而高山冰川融水增多,流域内水量增多,向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量应该是增多,故C错误,正确答案是D。
小题2:2002年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迅速减少,说明该湖的补给水量减少。博斯腾湖属于内流湖,补给形式是高山冰川融水。故A错误;2002年后,气温是上升的,故B错误;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部,人口少,进行各项活动较少,需要量不大。所以最可能引起,博斯腾湖水位变化迅速减少应该是由于前期气温升高而造成的一部分周边地区低海拔中小冰川消失,正确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所示地区海岸线非常曲折,将会使当地 ( )
A.飓风影响范围扩大
B.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扩大
C.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减弱
D.围海造田难度降低
【小题2】图乙所示地区 ( )
A.沿岸有季风洋流
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
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
D.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小题3】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
A.有多种补给水源
B.有较长的结冰期
C.有凌汛
D.含沙量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经纬度位置看,图甲区域位于欧洲北部。纬度较高,没有飓风现象发生,A错。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利于海洋性气候范围的扩大,B对。海岸线非常曲折,洋流对沿岸的影响会增大,C错。海岸线非常曲折,围海造田难度会降低,但当地纬度较高,地广人稀,不需要围海造陆,D错。答案选B。
【小题2】从经纬度位置看,图乙区域位于亚洲东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洋流主要分布在北印度洋海域,该海域为太平洋海域,没有季风洋流出现,A错。图乙所示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对。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没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C错。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较明显,D错。答案选B。
【小题3】两图所示地区河流,都有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多种补给水源,A对。图乙区域位于亚洲东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没有结冰期,B错。没有结冰期的河流,不可能出现凌汛现象,C错。两图所示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都较好,河流的含沙量较少,D错。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两个区域气候、地形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