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14分)
材料 ?新华网东京6月24日电 日本政府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11”大地震给基础设施等带来的直接损失约为16.9万亿日元,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损失的1.8倍。日本政府称“3-11”震灾直接损失2097亿美元
(1)试分析日本“311”地震损失大的原因(10分)
(2)分析亚洲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10分)震级大(2分);震源浅(2分);地震诱发海啸(2分)、核泄漏(2分);经济发达(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海人口稠密)(2分) ;日本缺少能源,能源依赖核电(2分)地质构造不稳定(2分) (答任 5条即满分,其它合理的可酌情给分,满分不超10分)
(2)面积大;海陆兼备;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处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人口稠密,且灾害分布在人口(4分,任意4项,或合理即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灾中应急”行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相关内容。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2)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过程,此过程表明_________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3)灾中应急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_________,保护_________,并尽量减少_________。
(4)影响救灾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物品的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救灾物品;救灾人员;应急时间;抢救生命;抢救财产;抢救设备
(2)灾中应急;交通通行能力
(3)生命;财产安全;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灾严重,为了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国家防总科学调度,及时分洪、行洪,到7月13日,淮河流域转移安置受灾群众98.5万人。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省最易发生水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气候、地形、流域特点分析淮河易出现洪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黄河;长江;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2)安徽;安徽地势低平,有淮河、长江两条河流经过
(3)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雨量大,多暴雨;淮河中下游支流众多,汇水集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人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旱灾风险是指干旱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下图示意内蒙古西南部某地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旱灾风险的分布特点,并简述旱灾对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9分)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少旱灾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特点:中西部风险较高,东南部、东北部风险较低。(3分)
影响:导致水资源紧张(2分);危害农牧业生产(2分);加剧土地荒漠化(或草场退化,2分)。
(2)①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②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③完善农业灌溉设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喷灌、滴灌);④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⑤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该地中西部风险较高,东南部、东北部风险较低。
旱灾导致水资源紧张,危害农牧业生产。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2)为减少旱灾损失,当地政府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完善农业灌溉设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属于防治洪灾的非工程措施的是
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B.兴修水库,退耕还湖
C.开挖分洪道
D.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注意非工程错误。A、B、C项都属于工程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