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救灾应急预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救灾应急预案属于灾前准备
B.应急预案是由国家紧急救援队制订
C.救灾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高速高效
D.救灾应急预案不包括灾后恢复方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救灾应急预案。救灾应急预案属于灾前准备,救灾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高速高效;救灾应急预案不包括灾后恢复方面。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洪灾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对洪涝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并注意洪涝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8和表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表1?2010年海地地震、智利地震和玉树地震对比
地震
  | 发生时间 (当地区时)
  | 震级 (里氏)
  | 震源深度 (km)
  | 死亡人数 (人)
  | 
海地地震
  | 1月12时16时53分
  | 7.3
  | 10
  | 约30万
  | 
智利地震
  | 2月27日03时34分
  | 8.8
  | 33
  | 约700
  | 
玉树地震
  | 4月14日07时49分
  | 7.1
  | 33
  | 约2100
  | 
(1)指出三次地震所在的自然灾害带。(2分)
(2)分析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级低,但死亡人数多的主要原因。(2分)
(3)简述玉树地震诱发滑坡的机制。(3分)
(4)说出各国政府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主要对策。(3分)
 
	参考答案:
(1)环太平洋在还带;北纬环球灾害带。
(2)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源深度浅;人口密度大(抗震设施差)。
(3)位于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震造成岩体破碎,破坏原有山体的平衡。
(4)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和救灾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加强减灾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放在、减灾的宣传教育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8分)
(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12分)
 
	参考答案:
(1)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总体上减少。
(2)高温、干旱。供电紧张,造成部分工业企业停产、减产;危害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减产;蒸发量增加,可用水源减少;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本题解析:
(1)获取图中信息即可回答。
(2)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必然会出现高温、干旱气候;危害可从对农业、工业等生产部门的影响和生活用水等角度分析,另外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因3.11大地震引发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世界核电发展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据此回答下题。
核电站选址因素除了市场需求、资金、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外,还要着重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当地的
A.地质、水源条件
B.气温、降水条件
C.地形、太阳辐射条件
D.矿产、交通运输条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注意自然因素的要求,交通条件不属于自然条件,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主要是由于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而导致,故反映了地质和水源条件对其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