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5:08:38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2月发表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材料二?北大西洋表层和底层的洋流系统示意图(图14)
 (1)人类活动向大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它能能强烈吸收 ?辐射,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分) (2)现在北大西洋暖流在格陵兰岛附近因密度增大而下沉,主要原因是?。(3分) A.海水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温度降低 B.暖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 C.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空气干燥,海水容易蒸发 D.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 E.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F.盛行风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大西洋表层和底层的洋流系统阻断,主要原因是? ?。(3分) 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或减缓后,欧洲气候特点将发生哪些变化? ? ?。(2分)
参考答案: (1)地面(或地面长波)(2分) (2)ABD(3分)(答对1项得1分,答对2项得2分,答对3项得3分,有错答不得分) (3)格陵兰岛冰川大量融化(1分),冲淡来自低纬的高盐分洋流(1分),使表面海水的密度变小,不再下沉(1分)。温度降低(1分)、降水减少(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1)考查大气的热力性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主要就是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2)影响海水密度增大,主要从温度降低;增发加大;盐度加大等方面分析。 (3)主要从全球变暖,使部分极冰融化而影响本区表层海水的盐度、密度;而影响洋流运动角度分析。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或减缓后,欧洲气候特点从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增温增湿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又是太阳系中独特的一员,她生机勃勃,生活在其上的人类不断繁衍生息,即将迎来太空时代。请回答问题:1.以下有关宇宙的说法,错误的是2.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是3.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正确叙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没有水 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 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A.宇宙是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内涵的 B.宇宙是物质的,物质处于难以预料的运动和发展中 C.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半径大约是200亿光年 D.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将不断扩大 E.了解宇宙发展规律,控制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F.地球人口过多,向宇宙空间转移 G.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宇宙环境 H.保护地球以外的生命 I.①③ G.②③ ③④ 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1.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2.人类探测宇宙主要了为了认识宇宙,并能开发利用宇宙环境。 3.其它行星上不一定没有水,①错误;若温度太高,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无法形成分子,更别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相反,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远,地表温度太低,生命物质也无法形成。故④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2)目前,北非严重缺粮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理由是??。
参考答案:(1)①水旱灾害增多,农作物产量不稳定②蒸发量加大,气候更加干旱,影响农业生产③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于农业生产。(2)降水少,水源不足?会?地表蒸发量加大,将加剧干旱程度。
本题解析:此题考察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总的来说对高纬有利——热量条件改善,生长期延长,对中、低纬不利——水旱灾害频发,地表蒸发量加大。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O年将升高约?℃;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和?℃。(3分)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分)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0.30~0.32? 1.1~1.5 1.6~2? (3分) (2)(3分)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坐标,分别读出A、B、C预案到2100年,温度升高值依次为:4.10C、2.80C、2.30C左右。A预案比2000年升高约3.10C,每10年升高0.30C多一点点,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4.10C-2.80C≈1.30C,4.10C-2.30C≈1.80C. (2)A预案温度升高值最高,说明排放温室气体最多,应是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所以连接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B预案温度升高值较低,说明对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天然气排放的温室气体比煤炭、石油要少,所以连接天然气广泛取代煤炭; C预案温度升高值最低,说明对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很大改善,所以连接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大气蒸发能力增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会使有些地区变得干旱,有些地区降水会增加,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全球变暖,气温升高,降水和干湿状况改变,会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原有的生物难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物种灭绝加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臭氧层被破坏产生的影响有 A.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B.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C.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危害 D.破坏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是气候变暖引起的;对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是酸雨引起的;紫外线会直接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