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5:17:05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下图“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大型盆地地形,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你断定M地位于重庆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
| 小题2:在下面四幅地貌景观中,M地形区及其附近不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40°N以北的大型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在重庆的西北。 小题2:A是冰川侵蚀地貌,B是山前冲积扇地貌,C是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在塔里木盆地附近都能见到。而D是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西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某区域图和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分布图
 材料二 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比较富裕的煤矿中心。2004年煤价飙升,煤价上涨带来的资金通过民间集资进入楼市,房价飙升制造了如潮水般上涨的财富。当地政府2004年开始历时5年投资超50亿建设了供100万人居住的康巴什新城。新城整体规划比较超前,城市建设欠下了巨额债务。2011年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和房价泡沫破裂后,又赶上了2012年的煤价下跌,资金链断裂,大量的现金沉睡到了路边的烂尾楼中,钱成为鄂尔多斯最为稀缺的东西,开酒店的用住宿卡抵债,房地产开发商用房子抵债,以物顶账开始成为普遍现象。 (1)比较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及表现形式。(4分) (2)简析图中鄂尔多斯高原部分地区成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内流区”的原因。(6分) (3)简述鄂尔多斯经济衰落的原因及给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10分)
参考答案: (1)河套平原:流水堆积 鄂尔多斯地区:风力堆积(4分) (2)①地势四周比内部相对较高;②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③流沙广布,地表水下渗多,④河流稀少,流程短,汇入内陆湖盆难以入海。(6分) (3)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煤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城市规划超前,城市建设欠下巨额债务。(任答3点6分)启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做好城市建设合理规划(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常见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有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等,主要外力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河套平原地处黄河沿岸是流水堆积形成;鄂尔多斯地区紧邻黄土高原,土层深厚,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2)内流区是指河水最终不能汇入海洋的区域;鄂尔多斯高原虽然地处季风区,由于位置偏西,距海遥远,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由右图可知流沙广布,地表水下渗多;图中河流稀少,流程短,部分地区地势四周比内部相对较高,所以河流汇入内陆湖盆难以入海。 (3)仔细阅读材料二,从中找出鄂尔多斯的经济繁荣基础与衰退的原因,进而归纳给人们的借鉴意义。原因:由“煤矿中心”可知当地产业结构单一,由“民间集资进入楼市,房价飙升”可知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由材料可知煤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城市规划超前,城市建设欠下巨额债务。由此可以得到启示是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做好城市建设合理规划。 考点:该题考查地貌类型、自然地理特征及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形区为?;B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 (2)黄河流经A地形时,河水与两侧地下水的关系是??,原因是??。 (3)试用地壳运动的观点,说明A、B两地形区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在内力作用下,A、B之间的关系是?。 ②在外力作用下,A、B之间的关系是?。 (4)有人计算,黄河每年向渤海输送的泥沙2000年就能填平渤海,可渤海的轮廓至今基本没有变化,这是因为渤海位于地壳运动的?(上升或下沉)地带。
参考答案: (1)华北平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河水补给地下水 下游为“地上河”,河水水位高于潜水位 (3)①在内力作用下,华北平原不断下沉,黄土高原相对上升 ②在外力作用下,黄土高原不断遭到侵蚀破坏,并在河流作用下泥沙不断搬运,遭到侵蚀搬运的黄土在华北平原进行堆积,破坏和建设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4)下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能力,黄河流域的主要地形区、地质作用和环境问题。从图上看,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黄河下游是著名的地上河,所以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而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华北平原不断下沉,黄土高原相对上升,渤海则处于下沉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压力或张力过大发生断裂,产生位移形成断层 B.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褶皱 C.岩体发生破裂就是断层 D.压力过大先形成断层,后形成褶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B项压力或张力过大都能形成断层;错误。C项岩体发生断裂且两边岩层发生错位,而形成断层;错误。D项压力过大,先形成皱褶再形成断层;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回答题。
1.图示内容反映的是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 B.地垒 C.地堑 D.褶皱 E.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 F.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 G.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 H.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岩层发生弯曲,故判断为褶皱,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陷,判断为向斜。 2.结合上题分析,甲处为背斜,但地表中间低,四周高,为谷地;乙处为向斜,但地表中间高,两边低,为山岭。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岩层的弯曲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表的起伏判断地形。注意区别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