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飓风和寒潮都是影响美国的灾害性天气。
小题1:截至2012年11月4日上午,飓风“桑迪”导致美国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桑迪”飓风的是(?)?

小题2:当“桑迪”飓风影响时,美国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飓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飓风指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其定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区不同。飓风也生成于热带洋面,排除C、D。美国位于北半球,排除B。
小题2:根据北半球气旋中的气流流向是逆时针方向复合,可以判断该地起初在飓风的西侧,之后在飓风的东侧,推断出飓风自东向西移动。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
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回答: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填左或右)偏。
(3)在图中线段上用箭头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B等高面)和高处(A等高面)之间空气的流动方向。(2分)

(4)运用该原理解释其存在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1)热力环流 (2)右 左 (3)画图略
(4)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本题解析:(1)实验通过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进而形成热力环流。(2)电炉通电后,受热则热空气上升,而冰块冷却后,冷空气下沉,进而电炉处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而冰块处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故高空的风由电炉吹向冰块,即纸片A向右运动,近地面的风由冰块处流向电炉,纸片B向左运动。(3)根据“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完成。(4)由于城市形成“热岛”,故城市形成上升气流,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的扩散,也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环流。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下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大气辐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少了,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少了,大气逆辐射降低,③减弱,C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地的风向是________。M、N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A天气系统类型为________,其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00、925、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据此完成下表。
?
|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
|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
自然灾害名称
| ?
| ?
参考答案: (1)西北风 M M地等压线比N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 (2)冷锋 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 (3)画图略 低气压(或气旋) (4) ?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害名称 寒潮(或沙尘暴) 台风
本题解析: (1)M地风向通过画图可以判断,由于M地等压线密集,所以风力比N地大。 (2)图甲中的天气系统为冷锋。 (3)根据等值线的原理画出即可。第(4)题,A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为寒潮或沙尘暴,图乙中的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为台风。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愠(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下列何种天气系统造成的(?)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
小题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