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沿50°N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为?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_______?气压控制。(2分)
(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 ___?风,丁地吹?风。(2分)
(3)如果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此时罗马的气候特征是?,该季节,适合在??(南极/北极)进行极地考察。(2分)
(4)画出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
(5)大气中,热力环流的实例有?和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低;高。
(2)西北;西北。
(3)温和多雨;南极。
(4)

(5)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等压面向下弯曲,甲地近地面为低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高气压控制。
(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乙地向丙地,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丙地吹?西北风,丁地吹西北风。
(3)如果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罗马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该季节,适合在南极进行极地考察。
(4)甲地气压低,是气流上升引起的,乙处气压高,是气流下沉引起的。
(5)大气中,热力环流的实例有海陆风和山谷风、城市风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黎明时分天空是明亮的
参考答案:A
本题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是“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霜冻多灾害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
? 乙、丙的_________过程有关。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过程有关。
(3)一般情况下,就多年的平均而言,全球热量是平衡的,即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
? 打破。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趋
? 势带来的具体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丙
(2)地面;乙
(3)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引起海平面上升,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任答1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
B.空气稠密
C.到达太阳辐射少
D.到达地面辐射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越往高空,到达的地面辐射少,故气温较低。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学生容易把太阳辐射当作气温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际上对流层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大气热力作用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箭头a
B.箭头b
C.箭头c
D.箭头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