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4分) ⑸Q地位于M的??方向。(2分) (6)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70°S,60°E)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2分) ![]() 参考答案:(1)12:00?(2)C (3)自20°S往南北两侧递减?(4)Q>P? 14?(5)东北?(6)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70°N 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 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地方时为12时; (2)根据70°N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的纬线20°S, 即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较低位置;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直射点纬度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该日,Q 地刚好出现极夜,Q 地夜长大于P 地夜,M 地昼长为14 小时; 本卷第12 页(共17 页) (5)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 地位于M 的东北方向; (6)Q 地对趾点的坐标是(70°S,60°E),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40°=(90° -50°),0 时太阳高度为0°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天宫一号”发射时,淮安的昼夜长短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此时刚过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夜长于昼,此后夜渐长。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小题1:根据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72.5°E,应为12时,则计算北京时间即可。
小题2: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T(30°N,10°W),P地出现极夜,判断位于北极圈内,经度为72.5°E,判断P地位于T地的东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小题2:北京时间是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小题3:此时?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地理自转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自转方向表示南半球,因为P点位于弧MPN的中点地方时为12点或0点,结合题中的条件可知为0点,则Q点所在经线为180度经线,图故图示极点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弧线MPN位于夜半球,不难判断D项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Q点的经度为180°,则计算P点经线为60°W,时间为7日0时,故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小题3:结合上述,此时为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