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5:33:1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风暴“桑迪”于2012年10月29日在大西洋城登陆,对新泽西、纽约、康涅狄格州造成严重损失。风暴已在美国造成超过60人死亡,数百万人断电断水。回答第题 小题1:则下列与“桑迪”风暴的成因一致的示意图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小题2:风暴“桑迪”带来强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A.暖气团被迫抬升 B.暖气团徐徐爬升 C.气流辐合上升 D.气流辐散下沉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桑迪”风暴属于发源于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其成因与丁示意图一致。 小题2:风暴“桑迪”带来强降水的可能原因是气流辐合上升,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台风是气旋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分析回答。(10分)
 (1)该地区东、西部的气候特征有何差异?为什么?(4分) (2)影响图中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3)简答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4分)(1)西部比东部降水较少,光照较足。 西部位于东南季风 的背风坡 (2)(2分)地形(地势) 和城市(人口)分布 (3)(4分)主要在西部。影响因素是西部多平原,有河流提供水源,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本题解析: (1)图示区域为我国台湾岛。从海陆位置和季风影响来分析。西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东部降水较少 ,因晴天多,故光照较足。 (2)图中交通线路基本是环岛分布,与地形、地势和城市(人口)分布密切相关。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城市集中。 (3)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指城市的空间联系。分布受地形、河流、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部为平原 ,有河流提供水源 ,农业基础好 ,交通便利,所以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北美洲2014年某日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判读图示天气形势所处的最可能季节,并说明理由。(5分) (2)比较丙、丁两地的风速,并分析原因。(3分) (3)分析甲乙附近形成的锋面性质,并说明该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甲地的天气状况。(5分)
参考答案: (1)冬季(1分)。此时图示等压线显示北美洲大陆中高纬地区以高压占据主导(2分);说明北美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中心(2分)。所以最可能是冬季。 (2)丙地的风速比丁地大(1分)。原因: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而丁地的等压线比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2分)。所以丙地的风速比丁地大。 (3)冷锋(1分)。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2分);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此时图示等压线显示,北美洲大陆中高纬地区以高压占据主导,说明北美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中心。所以最可能是冬季。 (2)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特征,丙地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丁地的等压线比较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所以丙地的风速比丁地大。 (3)图示为低压中心,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辐合,所以图示为冷锋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考点: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状况,此时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定,应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附近等压线并且从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侧偏30°-445°夹角即可。故甲地风向为西南风C正确。
考点:考查风向的判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是风向标符号,长线段表示风向,短线段表示风力大小。图甲和图乙表示世界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图甲所示季节里
[? ]
A.华北平原地区正在忙于收摘棉花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C.美国东南部沿海飓风活动频繁
D.三江平原正在忙于播种小麦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