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N省北部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N省南部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N省北部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N省中部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M处最外围等等值线数值为1050,根据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知,M处的气压值在1050~1055之间,故选C项。
【小题2】从图中可知,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故该季节为冬季。未来两天,N省受冷锋影响,且冷锋不断南移;N省北部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即冷锋已经过境;冷锋过境后,天气晴朗,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示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 经纬度 | 31°N,104°E附近 |
| 海拔(m) | 505 |
| 七月平均气温(℃) | 25.8 |
| 一月平均气温(℃) | 5.6 |
| 年降水量(mm) | 976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为紫色砂岩覆盖,被称为“紫色盆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是青藏高原,海南省盛产芒果。被称为“聚宝盆”的是柴达木盆地。
【小题2】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四川盆地受北部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一月气温较高。
考点:中国主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区域相关资料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B中①②③④能反映图A中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3】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A,根据经纬度判断是巴西,甲是热带雨林气候。根据图B判断,①是热带草原气候,②是热带雨林气候,③是热带季风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所以B对。
【小题2】读图,乙地位于巴西高原,由于海拔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属于稀树草原,A对,B、C、D错。
【小题3】结合前面分析,甲地在巴西高原,海拔高形成草原气候。乙地位于沿海平原,由于海拔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所以主要因素是下垫面,C对。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A错。两地的气压带、风带相同,B错。与人类活动无关,D错。
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N对应的地表点相比较,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 )
A.地表冷
B.地表
C.地势高
D.气流上升
【小题2】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
A.东风
B.北风
C.西风
D.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天气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图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则M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较四周高,判断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则近地面应为低压;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M与地面对应的点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气压低。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该水平面上,M为高压,N为低压;风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且高空的风不受摩擦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故形成北风。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右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的太阳辐射,按照大气受热过程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可见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B对。
【小题2】“露重见晴天”,说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预示着第二天白天为晴天。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