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7表示地壳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装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13~14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和岩石类型。
小题1:根据图示产生于地幔中的是③岩浆,由岩浆形成②岩浆岩;已经生产的岩石裸露于地表被①风化侵蚀,经过沉积作用⑥而生产⑤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在地下深处经过变质作用,而生产④变质岩,故含有石油、天然气的是沉积岩。
小题2: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故判断为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循环过程。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沙尘暴、泥石流属于哪种外力作用?(?)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除风化作用外,对地表地貌景观影响较大的外力作用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 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据资料及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上示意图所属的过程以及虚线方框中沉积颗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海侵 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B.海退 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C.海侵 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D.海退 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小题2】引起上图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降 ③冰期 ④间冰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及图示,左图表示海平面不断上升,因此是海侵。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即颗粒物由下而上越来越小,与甲相符。
【小题2】本图显示的是海平面上升,可以是地壳运动形成,间冰期气候变暖,极冰融化也可以导致海平面上升,故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自然界的两种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火山喷发能加剧地球升温,有人说火山喷发会使地球降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并简述理由。
(2)图中①②各表示哪种地质作用?请各举一例说明其对地貌的影响。
(3)人类活动能加快图中所示的两种物质循环过程,各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1)同意“升温”观点。理由:火山喷发能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增强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升温。
同意“降温”观点。理由: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能在平流层滞留很长时间,可增强大气的“阳伞效应”,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球降温。
(2)①是沉积作用,泥沙在人海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或者风力沉积形成沙丘等);②是侵蚀(溶蚀)作用,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举例只要符合地质作用过程即可)。
(3)破坏植被,增加地表径流(只要答出加快水循环的某一环节即可,如人工增雨、增加灌溉面积等),加快了水循环;采掘消耗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或者采挖石灰石、烧制石灰等),加快了碳循环。
本题解析:读图可知,火山喷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使地球升温;同时,也有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层,阻挡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球降温。图中①为沉积作用,②为石灰岩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图中两种循环分别是水循环和碳循环,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中国地理概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