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该区域所在国家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流的流向一致
B.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丘陵为主
C.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不发达
D.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变化小
E.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F.制造业发达,核电比例世界最高
G.中小城市发达,人口总数近年逐渐减少
H.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河流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德国附近,两条河流为莱茵河和多瑙河,流向不一致,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河流无冰期,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变化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图示所示国家为德国,人口密集,乳畜业发达;制造业发达,核电比重高的为法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所以人口总数近年逐渐减少。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的为法国和意大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朝鲜半岛示意图
材料2:韩国现有耕地面积178.2万公顷,人均耕地0.04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8%。
材料3:中国出口农产品中韩国占前3位的商品。
(1)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Km2,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是_____A、2cm2B、20cm2C、200cm2D、2×1015cm2
(2)根据材料1提供的信息,简述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朝鲜半岛河网稠密,但水系不对称,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月份,半岛北部A山地和南部B地的温差高达20℃。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3表明,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占据较大优势,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的东北部,西邻黄海,东临日本海(海域不具体不给分);北与中国、俄罗斯接壤,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半岛地势北部和东部高峻,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和东部山地向西流入黄海,形成不对称水系
(3)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A地比B地正午太阳高度低小(低),昼长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冬季风对A地影响大。
(4)韩国国土面积小,劳动力不足,农业资源短缺;中国劳动力丰富廉价,农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价格优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2分)
(2)与B河相比,说明A河水文特征及其成因。(4分)
(3)概括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征。(2分)
(4)该地区景观独特,是侏罗纪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山中瀑布美不胜收,峰下江水弯曲,状如“九龙戏珠”。根据材料,分别指出该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外力表现形式。(2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或西部高、北部高)、东南低。(4分)
(2)A河流量大,水量稳定,流域面积较大(上游有支流补给),有湖泊调节水量。(4分)
(3)主要分布在沿河流,地势低平(谷地)、沿海岸的地区。(2分)
(4)流水侵蚀、流水沉积(2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包括地形种类和地势特征两方面。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水能资源是否丰富。A河流域面积较大、有湖泊调节水量。所以河流量大、水量稳定。
(3)据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沿河流、地势低平的谷地、沿海岸的地区。
(4)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该地区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水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流域内各点的雨水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下图为“某河流等流时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该流域范围的界线为2.上图中流域的地势为3.上图所示地区河流侵蚀作用最显著的地段为
A.等流时线
B.山谷线
C.山脊线
D.等流速线
E.西南高,东北低
F.西北高,东南低
G.东北高,西南低
H.东南高,西北低
I.S1
G.S2
S3
S4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山脊线即分水线(岭),是划分河流流域的界线,故答案选C。
2.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根据等流时线判断,S1等流时线数值最大,距离出口断面最远,应位于河流上游,再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所以答案选D。
3.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根据等流时线判断,S1等流时线数值最大,距离出口断面最远,应位于河流上游,等流时线间距较大,说明在相等的时间中,水流流过的距离较长,坡度陡,S1两侧等流时线间距大,地面最陡峻,河水流速快,侵蚀强,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②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③图中河流流向东南方向
④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都小于90° ⑤图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