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区域轮廓判断该山脉为南美西侧的安第斯山脉,它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隆起形成的。故选C。
小题2:从自然带的空间位置可判断,C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它是受西侧山脉的阻挡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故选D。
小题3:A属于地中海气候,7月气温最低,气温值高于0°C,雨热不同期,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对比四副图,符合此特点的是B。故选B。
小题4:图中B处为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牧牛,其牛肉主要出口到欧洲,所以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变质作用
C.流水侵蚀
D.地壳运动
【小题2】图中乙处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谷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为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后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小题2】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其中,岩层的两翼被侵蚀掉,只剩下中间,为山地地形。
考点:外力作用及地貌。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三种地貌图,完成下列问题。?
?
(1)A图地貌为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A图中的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_,③是_______。
(2)B图地貌是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_______。
(3)C图为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_______高原,该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冰蚀 冰川侵蚀 冰斗 角峰 “U”形谷
(2)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干旱沙漠地区
(3)沟谷 黄土 黄土质地疏松而且夏季多降暴雨;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植被破坏严重
本题解析:A图中①是冰斗、②是角峰、③是“U”形谷。B图是风蚀蘑菇,它是由于大风携带沙粒长期磨蚀,或上下岩层软硬程度不同,受外力作用所致。C图是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地貌,由流水冲刷而成,其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原因有:黄土质地疏松,易被冲刷;夏季多降暴雨,冲刷力强。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植被破坏严重,减弱了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 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小题2: 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下暗河,溶洞的发育情况可以判断A正确。
小题2:石漠化的形成自然原因是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多暴雨,地势起伏大,土层薄,容易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 |